《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05 12:30:35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6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哪些估算?你们记得怎样估算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估算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2,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怎样列式?

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124÷3≈

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教师板书。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 120÷3=40 4÷3≈1 124÷3≈40

3、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1、做p16 “做一做”第1、2题。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之后解答这道题目。进行全班性讲评。

2、完成练习三第3、4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估算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说明: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买“笔记本”和、“解决住宿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124÷3≈ 15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124÷3≈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最多能买70本。生2:200≈180 180÷3=60 200÷3≈60最多能买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最少需要50间。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3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游戏: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先数出根数。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板书设计: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具体情境进行的估算。

教学建议:

教材给出了两个学生对例2的不同解题策略,使学生明白: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具体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a.课一开始除了教材中“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外还可以创设更多情境。

如: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每4人发一顶帐篷,至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b.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124÷3≈182÷4≈100÷3≈

c.请学生逐一说说算式的意思,在说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

2、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A.一般方法

a.从上面的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估算之后展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生1:124≈120,120÷3=40(或3×40=120),每人大约运40箱。

生2:124=120+4,120÷3=40,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b.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c.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B.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a.再现一开始问题情境,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每4人发一顶帐篷,至少要准备多少顶?

b.组织讨论,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通过对买饮料和准备帐篷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