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时间:2025-09-10 23:42:24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1

线上参与了西樵镇基于目标的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设计培训。会上黄学军老师指出专题培训的要求与寄望。罗主任,黄校长及崔成林教授分别对李秀华老师所上的《小数的意义》进行了深入评价。其中崔教授所说:迁移的目标是理解与掌握,即学会在新的情境中评价和使用所学知识我深有感悟。比如在音乐教学中,一个全音符可以衍生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也是。这些音符、节奏有些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组合成一段旋律,并自行演唱。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衍生”的内容太多思绪更混乱。因此理解与掌握,在新的情境中评价和使用所学知识需要老师有效引导。最好能把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2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着与时俱进的心态,抱着一种进取的精神与危机意识,我们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这次“语文大讲堂”及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备课研讨会。

部编版教材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大语文观,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次培训会,由李霞飞和廖举玲两位名师为我们培训,两位老师给我们呈现的内容既有理论上的广度,又有思想上的深度,为我们本学期刚刚开始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优雅大方,声音富有磁性的陈霞飞老师立足文本,为我们解读教材,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话等方面做了细致地。尤其是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二年级上册,在读好长句子、感叹句、疑问句,读好对话的基础上,要求能读出语气和情感。能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并采用分角色、朗读展示,拓展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古诗,要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廖举玲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三单元整合备课,先是从单元整体入手,对本单元的教材分析到教学重难点,然后把本单元每一课的教学流程都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可谓在手把手地教我们备课。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高、更远。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都能将所学所悟应用于每节课堂,整体把握教材的框架脉络,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3

备教学评一体化单从字面上的解释就可以了解到,学习不再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是二者的统一与结合。备教学评一体化,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课堂是每个学生的课堂,大家都有展示的机会,并且只要展示,就能得到奖励。例书法课《山字旁》的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山字旁”和含有山字旁的字“岭”“峰”的书写要领,然后分析、交流、展示,课堂气氛活跃了,展示好的小组和成员都能得到一面红旗。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同时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周期长,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容易形成记忆疲劳,学生厌学。

教学中,把原先教师教的部分内容转化成问题展示出来,结合课前的亮标,等于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并且知道怎样去到那里。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解决了,学习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同时,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师讲的少了,但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课堂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点拨能解决问题,“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能跳了半天空手而归。

备教学评一体化还在起步阶段,需要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尽快成长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去探索未来,受益终生!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4

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结合“我与六一的约定”选择一个重点目标谈计划,说举措,并举例谈开学以来针对此目标所做的亮点工作。我选择的重点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用心、勤学习、勤思考、勤反思、勤实践。

根据双减中对作业管理的要求,线上教学以来我严格把控作业量。从练习题中筛选习题布置,控制好作业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1、优化作业设计。布置作业设置分层作业,分选做题、必做题,节假日设计个性化作业,不布置超难度、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从不让家长检查作业,从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2、加强作业辅导。每次作业都认真逐题批改,批改有记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个别面批,做好对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和学有余力学生的指导。

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结合课本习题、练习册和生活实际情境去选择。比如结合生活,在认知1千米表象时,我用到了高德地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情境恒大绿洲4期西门到乐尚大门的'距离为1千米这个学生易感知的表象来,帮助学生接受新知。

其实,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和大家不断探讨,来找出更高效的教学及学生管理方法。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5

带着那么多的快乐,带着那么多的收获,带着那么多的不舍之情,培训结束了。此次此时假如让我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受,我想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倾听同仁讲演,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xxx的英语教师,以前,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有时是很认真和努力地完成教诲教学工作的,但是感觉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提高的,感觉有时不能及时地学到一些先进的教诲技巧和先进的教诲理念的引领。

在这次培训当中,我聆听了两位老师精彩的说课,观看了两名老师的'课件展示,目睹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听了xxx的精彩点评和课外指导。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二、收获情意,体会浓浓真情

在培训过程当中,结识了许多同仁,就英语学科也作了许多交换,感受颇多。体会到了友谊的美好,体会到了浓浓的真情!

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点都没有疲倦的感觉,而是在不停地回味着这次培训的收获,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啊!我们中学英语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做一个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富有爱心和幽默感,具有自如的驾驭课堂能力的好老师。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6

第一次听卢臻老师课,卢老师的课不像以往的理论讲座让人感觉那么遥远,有实例,似乎很近,就在我们身边。很佩服卢老师的博学,很欣赏卢老师的感性,又感动于卢老师的直率与真诚。

第一次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由于没有 ……此处隐藏5963个字……转化,推进深度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崔教授本人也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奖”。

崔成林教授从何谓有效、无效以及怎样才能让教学有效两个部分展开。他指出,有效课堂应是考得好的、学生有兴趣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要打造有效课堂,需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推动深度学习。而加强深度学习,应重视迁移、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及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双减”要求下的教学需要,提升教学效益和质量。

崔教授的语言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入情入境、指导性强,为老师们详细解读了何谓“深度学习”及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教师作为“助产士”,要帮助学生“生产”出新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创造性学习。

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让老师们从思想深度上知道了怎样做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设计,怎样做才能实施学生的深度学习。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师们理解,崔教授不时与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引发老师们一轮又一轮深入思考。大家热烈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中如何实现思维碰撞与迁移,如何让评价贯穿教学全程、如何设计作业等问题,从而实现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崔教授的报告将深度学习理论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把先进的理念融入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让我们对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和结构化思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我们埋下了一粒种子,希望这粒种子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14

4月15日下午,我学习了第五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初中专场的讲座。下午第一位进行展示分享的是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孙晓慧老师,她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究”为题,阐述了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下进行多元评价。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学情分析,二是评价反馈。

在讲座中,孙老师引用王蔷老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关分析,指出学情分析是要思考学生的学习起点,其总体表现包含“所学内容、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态度以及潜在不足。”在孙老师随后展示的课例中,学情分析从整体分析、英语学科能力要素表现指标框架、已知相关的知识背景、学生语言知识水平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这样的学情分析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是由英语学科关键能力要素、学科核心内容和学科核心活动交织构建的一个多维立体系统[1]。因此,对我们的学情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分析学生的已知背景,抓紧科普说明文的特点,以跨学科的视角,使学生从“学习语言”向“用语言学习”的方向转变,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内容学习与语言学习“双聚焦(dual focused)”的特点。此外,在语言知识水平分析中,教师依据语篇类型(科普类说明文),分析了学生对与火山有关词汇的认知程度,并预设对学生理解语篇内涵可能造成困难的语法现象。为了细致、准确地刻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核心能力要素分别进一步解构为3项二级能力要素,从而形成3×3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其中,学习理解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检索和提取概括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包括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和整合运用能力;迁移创新能力包括推理论证、创造想象和批判评价能力。

学情分析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要对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都进行分析,因此学情分析不止局限于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进行。同时,学情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语言能力层面,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教师可以利用3×3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迅速定位学生语言学习中的薄弱点,并指导自己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教学改进。

在评价反馈部分,孙老师提出“评价活动有学生”,要改变学生只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评价当中。同时,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教师反馈要有内容”。除了平时老师说的鼓励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反馈后还要根据不同的维度,对语篇内容进行滚动复现,让学生在反思、反馈中形成结构化知识,进一步巩固英语学习效益。

因此,我思考在评价中要重视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效益。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人员包括学生、同伴和教师。讲座中孙老师多次提到评价标准可以由师生共同建构,不要过于关注评价的分数。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笔者还经常使用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既关注了个体差异,又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例如进行阅读分享,这就是将评价的主体由老师变成了各位学生,让阅读变成“悦读”,营造阅读期待。例如把学生的读后感做成班级墙报,或者放入班级博客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建构评价标准,并阐述评价的理由,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同伴评论回应,产生“跟帖”与点评。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切身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实际意义。

评价手段也要多元化。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纵向发展,关注其个体差异,尤其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中的过程。为了替代过去默写词句、做阅读选择题的传统方法,教师应允许学生以读书笔记、海报、批注、短剧等各种形式,展示他们对于阅读故事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建立“课外英语学习记录袋”,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同伴或老师做出的评价,以及学生的作品、反思等材料,并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材料可包括:学生绘制的课外语篇的手抄报、作文、朗读录音光盘、试题等。并要注意,这样的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是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人文性特征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所以要给学生自己筛选“课外学习记录袋”内容的机会和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因此而获得较好的成就感、归属感、价值感。

评价的效益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反馈信息,而且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再学习、再创造,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还应结合具体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使学生了解评价体系,学习操作过程,通过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课外文学名著的学习(如《夏洛的网》),我就让学生自己改编,把小说改成剧本。学生在台词创作或动作情节编排上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给予帮助与指导,并在此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出各个角色的最佳演员。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具体指出这位同学哪里演出的好,与文本中的角色形象是否一致,有哪些不同,在评价过程中培养自己思辨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15

崔教授主题为《大道至简的教改策略—基于目标(标准)的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设计》的讲座,明确了教学设计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和“讲、练、评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明确“传授对象是谁,将在什么条件下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的思路。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知识从何而来,要将用到何处去”,明确了教师在处理所授知识时该如何更好地处理,并且在这个培训中,更重要的一点是明确了“练”的.重要性。比如在五年级英语下册第4单元主题的学习中,序数词的学习与日期的融合,更富真实性,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个月的日期朗读和书写进行。强调“七成输出,三成输入”的落实!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