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跟试题打交道,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布鲁纳 D 班杜拉
2.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
A 注意过程B 保持过程 C 复制(再造)过程 D 动机过程
3.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
A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辨别学习 D 概念学习
4.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A 归因理论B 强化理论 C 自我实现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
5.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A 共同要素说 B 形式训练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转换说
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费希纳 C 高尔顿 D 艾宾浩斯
7.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阙限的方法是()
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 C 阶梯法 D 平均差误法
8.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A 事后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 C 完全随机化设计 D 轮组设计
9.下列心理学描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 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 攻击是对另一个人的失控的敌意
C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 以上都不是
10.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B 无意识 C 前意识 D 潜意识
参考答案
1-5 B C A A B
6-10 B B D A B
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2一、选择题:
1.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2.在埃里克森看来,小学阶段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A.自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统一感
3.下列不属于学习范畴的是()。
A.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
B.服用兴奋*导致运动成绩提高
C.海豚经过训练,听到哨音就跳出水面顶气球
D.看到同学不交作业受罚,自己以后按时上交作业
4.按心理学家维纳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下列属于可控不稳定内部归因的因素是()。
A.能力高低
B.运气好坏
C.努力程度
D.任务难度
5.“直角”概念的掌握对“锐角”。、“钝角”概念学习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纵向迁移
6.教师拿出皮球、硬币等物体帮助幼儿理解圆的概念。这种直观教学是()。
A.感性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实物直观
7.低年级儿童学习写字时,教师边讲解,边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示范。这是属于下列哪个阶段的学习?()
A.操作的模仿
B.操作的整合
C.操作的熟练
D.操作的定向
8.教师训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和同伴相互提问,这是在教授学生()。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9.专家比新手通常能更快更好的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该现象说明的问题解决影响因素主要是()。
A.问题的特征
B.思维定势
C.已有知识经验及其组织
D.功能固着
10.态度的心理结构中,不包括()。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11.在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矫正方法的是()。
A.系统脱敏法
B.非理性信念驳斥法
C.暂时隔离法
D.强化法
12.提出现实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A.程序教学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掌握学习
13.民主型的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们共同讨论修定班级的班规,以契约的方式共同遵守。这种方式所促成的纪律属于()。
A.任务促成的纪律
B.自我促成的纪律
C.教师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4.某项测验规定,测验结果的分数要达到80分以上方为合格。这是一种()。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如果一个教师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班级规模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说明其正处在教师发展的()。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教学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二、填空题:16.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____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7.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些相对短暂的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有关的心理功能发展很快。这些时期通常被称为心理发展的________。
18.智力超常儿童通常是指智商超过________的儿童。
19.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和实质性的联系。
20.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________。
21.学习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表现为促进和________。
22.若学生在学习长方形、三角形时已经形成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习圆形时,获得了“ ……此处隐藏31358个字……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15.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16.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7.“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8.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19.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2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1.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22.3~6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
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
D.个性基本定型
23.幼儿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一般在( )
A.1~2岁
B.2~3岁
C.3~4岁
D.4岁以后
24.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25.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
2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2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
A.动作
B.言语
C.表象
D.情绪
28.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29.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30.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 )
A.2岁后
B.3岁后
C.4岁后
D.5岁后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怎样科学地组织幼儿复习?
2.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有何优缺点?
3.简述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4.简述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
三、论述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试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2.试论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四、案例题
(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 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A 3.B 4.C 5.B
6.C 7.A 8.C 9.A 10.C
11.A 12.A 13.A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D
21.B 22.C 23.B 24.D 25.C
26.A 27.C 28.B 29.B 30.C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
2.(1)优点:能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利用特定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2)缺点:由于幼儿在实验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导致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局限。
3.(1)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或是驯服、缺乏生气,或是自我中心、胆大妄为。
(3)放任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好吃懒做、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缺乏独立性等等。
4.(1)缺失:缺少兄弟姐妹和儿童玩伴;
(2)独特:经历比较特殊;
(3)家长—子女关系
5.(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
(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6.(1)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情感上逐步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2)依恋有三种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