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5-09-08 03:10:23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推荐】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推荐】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一、化学之最

(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

6、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碳酸氢钠NaHCO3 , 碳酸氢钙Ca(HCO3 )2

磷酸二氢钠NaH2 PO4

磷酸二氢钾H2 PO4

硫酸氢钠NaHSO4

硫酸氢钾HSO4

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

8、其他盐

高锰酸钾MnO4

锰酸钾2MnO4

氯酸钾ClO3

硫化钠Na2 S

碘酸钾 IO3

亚硝酸钠NaNO2

硫化钾2 S

二、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1、计算

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

①化学式写正确

②方程式要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步骤:

⑴解、设

⑵化学方程式

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

⑷列比例

⑸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质量比等于 2ClO3 2Cl + 3O2 ↑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 245 149 96

①微观意义: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量的意义: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注意:“+”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

3.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 有CO2生成(各写两个)

化合反应 2H2 +O2 2H2O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其他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

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氨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这个百分数可理解为100L空气中,含氮气78L,氧气21L

(1) 空气的发现

(2) 空气的污染

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形成的烟雾等。

(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室用红磷在一密闭容器里燃烧,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P2O5),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进入到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知识点二:氮气的性质及其用途

(1) 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熔点-209.8℃,沸点-195.8℃,密度1.250g/L,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

(2) 氮气的用途:①氮气是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②由于氮气的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它做为常用的保护气,在氮气中焊接金属,可以防止金属氧化;灯泡充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食用包装里充氮气可以防止腐烂;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知识点三: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稀有气体包括氦气(He)、氖气(Ne)、氩气(Ar)、氪气(Kr)、氙气(Xe)等几种气体。

(1) 稀有气体的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惰性气体。

(2) 稀有气体的用途:①因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隔离氧气以防止被氧化;灯泡里充入稀有气体能延长使用寿命;②由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虹霓灯等;③稀有气体可用于激光技术。

知识点四: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体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说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知识点五:氧气的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从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

(1) 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钠

(2) 反应原理:

a.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b.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

a. 排水集气法:适合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已收集满。

b.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相同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c.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4)操作步骤:实验室用的高 ……此处隐藏9757个字……燃烧: S+ O2 点燃 SO2

7、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8、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O2 点燃 2CO

9、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CO2 高温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 2CO2

11、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H2O ===H2CO3

12、 生石灰溶于水:CaO+ H2O === Ca(OH)2

13、 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5H2O ==== CuSO4·5H2O

14、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Cl2 点燃 2NaCl

二、 分解反应

15、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O2↑

17、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O2 ↑

18、 碳酸化学物理学报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19、 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CO2↑

 三、 置换反应

20、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21、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H2SO4 == ZnSO4+ H2↑

22、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H2↑

23、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加热 Cu +H2O

24、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CO2↑

25、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 CO2+2H2O

26、 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C 高温 H2 +CO

27、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中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四、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

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口诀:升价降价各相加,价变总数约后叉。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

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五、万能配平法

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

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

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