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

时间:2025-07-31 10:38:23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7篇(集合)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7篇(集合)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1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民族文化宫的后面,教育部大楼的南面。这座学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座座楼看起来很旧,但是,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人们,却是朝气蓬勃的。

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红色的影壁。上面工工整整地书写着党的教育方针。它的两侧,是两棵孪生姐妹似的柿子树,像卫兵一样,各守一旁。到了深秋时节,橙红色的柿子挂满枝头。影壁的.背后,是一个不太大的花坛,也是生物小组的园地。每到春、夏季节,各种各色的花,竞相开放,吸引着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花坛的南边,是一排橱窗,经常张贴着各种光荣榜。花坛的南北两面是两条通道。南通道南面是食堂,大部分同学在这里就餐;北通道北面是校办厂和车棚。

从花坛旁边往东展望,整个校园的轮廓便清楚地呈现在眼前,五座楼房和一排平房构成一个长方形。中间地区是大操场,这是课余时间最热闹的地方;东边是由小松墙围成的新开辟的花果园。整个校园的布局显得很整齐。

1. 本文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答:_

2. 对本文段说明顺序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 从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B. 从后到先的时间顺序

C. 从内到外的空间顺序

D. 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

3. 根据文段内容和要求,完成下页“校园平面图”的绘制。

①将下列处所、景点的名称填写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

校门 影壁 橱窗 花坛 柿子树 食堂 南通道 北通道 校办厂 车棚

②在图中恰当的位置上,用长方形表示“五座楼房和一排平房”。

校园平面图

答案:

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校园的布局

2.D

3. (略)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2

1.对本文段层次划分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⑨⑩⑾⑿⒀/⒁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2.第⑤、⑥、⑦句运用了怎样的逻辑说明顺序?()

A.从现象到本质

B.从本质到现象

C.从主要到次要外从次要到主要

3.文段中画横线的

(6)(7)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与其运用相同修辞方法的还有文段中的第______句。

4.选出对本文段运用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理解有错的一项。()

A.讲水的构成与常态用了平实说明的方式,讲水的形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用了生动说明的方式

B.以平实说明的方式把水的组成元素及元素结合这一科学问题揭示得很清楚

C.运用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既使说明语言形象、活泼,又使读者轻松愉快地获得科学知识

D.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水的形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这样就增加了文章说明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答案:

(五)

1.D 2.A 3.设问、拟人 ⑨⑩ 4.C

(六)

最后谈谈教师的语文实践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四周围一切人说的和写的。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说的话。写的文字跟他对学生讲的道理不尽相符,那么,学生会丢掉以前听到的道理而模仿当前的榜样,至少是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如果教师告诉学生应该说普适话,但是自己用方言讲课,学生就知造“说普通话”云云只是说说罢了。推而至于写字、用字眼、造字,

无一不是如此。不但语文科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各科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我要代语文教师呼吁一下,请求各科的同事和他合作,都来关心学生的语文,对学生的语文负责。

消极方面,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如果语文老师说某个字不能这样写,学生说数学老师就是这样写,语文老师怎么办?

积极方面,各科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回答提问和书面作业的时候正确地使用语文。不能因为不是语文课就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正如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可是不能让学生在作文里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整个的,是不能割裂的。不但各科教师,学校行政也应该关心学生的语文,对学生的语文负责,每___布告,每___一个通知,每___一个报告,都应该检查一下语文质量,包括错别字在内。

A总之,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否则学生就认为语文也只是一门;功课而已,只要作文本上不出问题,别的地方都是可以随随便便的'。

9.用简短的文字(不超过20个字)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答:_

10.本文段从语文教师、__、__的示范作用等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1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末句A)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

12.加曲线的词语“无一不是如此”如果换成“都是如此”,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无一不是如此”比“都是如此”语气更_____。

13.依次指出文段中加点词语“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的含义,选择正确的一项。()

A.坏的做法好的做法

B.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

C.偷做的态度勤快的态度

D.起码的要求较高的要求

14.文段中空格处依次应填上哪些动词?选择确切的一项。()

A.作出发 B.出作发 C.发作 D.出发作

15.根据文意指出“蓬生麻中,木扶自直”的比喻义。

答:_

答案:

(六)

9.要发挥教师的语文实践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10.各科教师、学校行政。

11.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或答对比论证法喻证法

12.肯定

13.D

14.D

15.在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中,学生自然也跟着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答对意思给2分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3

〔甲〕只有经受各种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每个人的。生道路不同,所面临的各种考验也不同,□□具有顽强意志的。□能为实现自身的追求而经受住前进途中的风风雨雨、艰难险阻。犹如一块原钢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材,荣誉是伴随着艰难的探索历程来到强者的身边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在面临着双耳失去听力——这最悲惨的考验时间 . 他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体 ……此处隐藏884个字……何不同?

答:“无一不是如此”比“都是如此”语气更_____。

5. 依次指出文段中加点词语“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的'含义,选择正确的一项。()

A. 坏的做法好的做法 B. 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

C. 偷做的态度勤快的态度 D. 起码的要求较高的要求

6. 文段中空格处依次应填上哪些动词?选择确切的一项。()

A. 作 出 发 B. 出 作 发 C. 发 作 出 D. 出 发 作

7. 根据文意指出“蓬生麻中,木扶自直”的比喻义。

答:_

答案:

1. 要发挥教师的语文实践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2. 各科教师、学校行政。

3.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或答对比论证法喻证法

4. 肯定

5.D

6.D

7. 在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中,学生自然也跟着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答对意思给 2 分)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6

①蛙善捕食害虫,有益农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蛙还是一位田园音乐家。

②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③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 __ ( ai3) 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了。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塍上经过,就只听见路两旁卜通卜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去

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阁阁,刮刮,果果……

④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 ___ ( zhui4 )着宝石一样的星辰( ),天边时时扯着鬼映眼似的.火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安监,使得一切生物似乎都朦胧入睡了,虽有金铃子一类的草虫的丝丝的叫声,但声音那样的细弱、遥远,也像是在说梦话呢! ⑤而这时候,蛙们却叫得起劲极了。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 )涌。千万只蛙各自歌唱,却组成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

⑥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的。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生之欢愉,是秋后丰收的喜悦。辛弃疾《西江月》词说:“____,____。”可以说蛙鸣曲就是“丰收曲”。

⑦然而却也有人听不来蛙鸣,____( xian2 )它“聒噪”例如韩愈便有诗说:“黾蛙鸣无谓,阁阁只乱人。”我以为这样的人,实在是不懂得田园生活的。

16.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并标调。迸( )涌

17. 根据汉语拼音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汉字。

18. 在第⑤段空白处补上辛弃疾(西江月》词中恰当的句子。

19. 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答: ____________ 。

20. 第④段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 。

21. 划分本文段落层次,正确的是哪一项?()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 / ②③④ / ⑤⑥ / 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2. 这篇散文以什么为线索?请选出回答正确的一项。()

A. 蛙 B. 蛙声 C. 乐曲 D. 音乐家

23. 对这篇散文中心思想的领会,有错的是哪一项?()

A. 由蛙是一位田园音乐家引起对蛙声的赞美

B. 歌颂为夺取丰收而战天斗地的农民群众

C. 抒发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D. 同时赞颂了蛙善捕食害虫,为夺取农业丰收所作的贡献’

答案 :

(十一) beng4 17. 霭 缀 嫌 18.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19. 比喻 排比 拟人 20. 写夏夜田野里的美丽安谧 , 怀下一段写蛙声的殷殷洪洪对比 , 衬托出蛙鸣曲的壮丽 21.A22.B23.D24. 时间 久别重逢 25. 相见 相聚 26.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7.C28.C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7

[a] “时间就是金钱。”听说,这句话在深圳特区经过一番激烈争论之后,才取得合法地位,登上名言的宝座。现在,全国各地经常在讲这句话。的确,它反映了生活中的真理,警策人们□□□□,□□□□,□□□□。活生生的事实说明:“时间就是金钱。”同时,它使我又联想到:时间,还有更丰富的意义蕴含于其中。

[ b ]学生,把时间和知识看作是等价的,任何知识,都是时间换来的。惜时和求知是一致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用青春年华去猎取知识,充实自己,年少智高,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

[c 〕①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往,也可以在守时与惜时上,看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②准时到场,“宁可我等他人,不可他人等我。”③这也需要一点自我牺牲精神。④少闲扯,少废话,不罗索 , 多为对方着想,用制作“压缩饼干”的方法对待时间的使用,这既是一种自我修养,也是尊重别人。⑤鲁迅的.话说得好,无端的耗费别人的时间,就是浪费他人的生命。 (6) 守时——讲信用;惜时——讲风格。 (7) 这不是道德又是什么!

[d ]战士,把时间看成是纪律的象征。迟到或者早退一分钟,都为军纪所不容。时间,又是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早一分钟抢占制高点,就多一分胜利。看过电影《南征北战》的同志都还记得,敌我双方在凤凰山两恻同时抢登摩天岭,结果我军早攀上一分钟,把敌人完全歼灭了。

[e] 可见,时间,不只是金钱,它还是纪律,是胜利,是知识,是智慧,是能力,是道德,是文明…

16. 在文中句子的空格里填上三个短语,其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哪一项?()

A 珍惜时间 提高效率 多创财富 B. 提高效率多创财富珍惜时间

C. 多创财富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D. 提高效率多创财富珍惜时间

1. 本文中间三段的次序已被打乱,从上下文看,合理的排列顺序应是哪一项?()

A [ b] [ d] [ c 〕 B. [ d][b ][ c 〕 C.[c 〕[ b 〕[ dj D [ d] [ c 〕[ b ]

2.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本文的论点。

3.[C] 段共七个句子,其层次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

A. ① / ②③④ / ⑤⑥⑦ B. ①②③ / ④⑤⑥ / ⑦

C. ① / ②③④⑤ / ⑥⑦ D. ① / ②③④⑤⑥ / ⑦

4. 从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看,本文属哪一种论述结构?

答: 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 时间……是文明……

4.C

5. 并列展开的“横式”论述结构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7篇(集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