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5-08-02 06:54:23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6及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准备】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

4、谈话导入:

教师:快来看!他们在玩跷跷板。小老虎们玩得多高兴呀!小熊看到了,它也想玩,它找来了好朋友小兔,可是他们怎么也玩不起来,为什么呢?

教师:轻重是比出来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进行比较。在数学上我们会经常比较什么呢?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说一说数的大小。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在操作中初步直观感知“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15比58少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那篮球比红球少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教师问:红球和黄球比呢?

小结比较方法:①直观观察比较②借助推理进行比较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3、练习九:

[第4题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数学游戏题:猜一猜瓶子里有多少个珠子?]

4.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1745

四、课堂总结:

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我们也利用它们把比的结果说的更清楚了。下课后,请同学们也在生活中多运用运用它吧。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这部分内容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教材提供给孩子比三种颜色的球的场景,引导孩子交流得出“蓝球比黄球多一些”,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黄球比蓝球少一些”,并初步学习应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多少关系;通过“红球比黄球多得多”的另外一种表述,让孩子试着在理解“少的多”含义。

第6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 ……此处隐藏63490个字……p>

【教学反思】

练习课是为了巩固所学,熟练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注重了学生数学思考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了题意,快速地口算解答。

第8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57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小学数学教案5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案59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5、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辅助分析“求另一个加数”数量关系,从而确定解题方法,突出检测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7+917—8

l6—715—511+2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还剩多少个△?]

二、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讨论: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我是这样检查的: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3、讨论:针对图文应用题,我们应怎样解答?]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

[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在学生收集信息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分析,运用画图、摆一摆等方法,发现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和解决的方法,能找到题目中多余的信息排除掉,从而在图文应用题解答中明确求其中一个加数要用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