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如果在修一条路时,前面遇到一棵树,你打算怎样办?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路旁的橡树》。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一边读、一边想:每段讲的是什么?
③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反复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一说:每段讲的是什么?
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
2.置疑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
1.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大家讨论、交流。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在选择是保树,还是砍树修路时,筑路人毅然选择了保树,宁可多费力气,多花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教案点评: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示例二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对筑路工人高尚行为的赞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探究活动
卫生纸纸芯应当省去
我们平时使用的筒装卫生纸,里面都衬有一个硬纸板芯,用完外面的卫生纸,纸内的那个纸芯子也就变成了垃圾。
去掉那个纸芯,一点也不影响卫生纸的质量,也不影响使用。别笑看了这小小的一个圆纸芯,它可是拿木材等资源换来的!以城市每户家庭月消耗15筒算,那么,全国1亿户家庭月消耗卫生纸就达15亿筒之巨,而一年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80亿筒这一天文数字。再加上宾馆、单位所用,这卫生纸的消耗量是多么是多么惊人。那么,用于这二三百亿筒卫生纸的硬纸板芯又需多少木材?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可遗憾的是,为此而倒下的几百万、上千万立方米的树木,仅仅只是做一点“内衬”而已,根本起不到丝毫的作用。这岂只是可惜,而是对有限的森林资源的糟蹋!
今天,环境恶化已到了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危险关头,环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从大处着眼和从小处入手来节约资源,来维护生态平衡,来坚决杜绝各方面的浪费。联想到卫生纸,自然应该省去这个纸芯。当然,在生产、消费领域,由于过度包装,由于画蛇添足,可以省去的地方还有许多。我想,节省资源,简洁包装,减少浪费,应该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对此,除了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自觉把自己的生产(包括包装)纳入环保的轨道之外,还期待政策法规的完善,从法律上来遏制过度的包装和浪费。
看了《卫生纸芯应当省去》一文后,你受到哪些启发?
找一找我们学习、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浪费资源的现象;写出你所了解的情况(可用数字法、举例说明等方法),想一想有没有解决现状的办法。
也可以采用写建议书的形式给相关的部门,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几条建议。
下面向同学们推荐一篇刘寅同学写的建议书,供大家参考。
建议书
康居小区管理处的叔叔阿姨们:
咱们小区刚建立了不到两年,环境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想给您们提几条建议:
一、春天到了,别的小区里草绿了,花开了,可咱们小区却光秃秃的,一片荒芜的景象。所以,我认为咱们应该腾出一片空地,种上草籽,撒上花种,移植树木,既让我们小区的空气清鲜,又使环境优美。另外,应该派专职人员定期修剪,浇水。
二、平时,我们这些学生想下楼玩球、做游戏,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打篮球,没有篮筐;打乒乓球,没有台子;打网球、羽毛球,又没有网子。看到其它小区的学生尽情地玩耍,我们既羡慕又妒忌。所以,我想请小区为我们开辟一块游戏的场所,设置一些体育器材和设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材简析:
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 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 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 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学习课文
……此处隐藏6928个字……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本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的分析上,还要通过阅读丰富的.拓展资源,通过学生的情感升华——打写来实现。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长城的了解也只限于课外书的简单介绍,为了让学生与文本有所联系,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教师精心准备了有关长城图片的课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长城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 、 城砖、屯兵”等词语。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结合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和自豪感。
3、情感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市蜃楼景观的神奇,领略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燃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海市蜃楼景观的神奇,领略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燃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阅读兴趣。
播入有关影片,然后然后,提出疑问:“海市蜃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初读时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不懂的词句,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如:可以自己的查字典、词典,可以根据课前查料进行交流,还可以展示搜集的图片。
三、精读课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海市蜃楼?(重点词句提问的方法自读课文)
如,抓住“常能看到神秘的蜃景”、“它却神秘地消失了”、“它忽又神秘地消失了”这些句子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神秘”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海市蜃楼的神秘的?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感海市蜃楼的神秘?
2.抓住重点句子。
这不是做白日梦,也不是幻觉,而是敦煌的奇景——海市蜃楼!
思考:敦煌海市蜃楼的奇景在哪里?(鼓励学生自己提问、思考,并且乐于和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四、口头表达能力。
充分想像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并生动、形象地描述画面,如“沙漠驼铃”、“绿洲清泉”等。
板书设计:
18、海市蜃楼
神秘 蜃景
神秘 若隐若现 浮想联翩
神秘 消失 奇迹出现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马过河》。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读了课题,会读书的你们肯定有了疑问,你想问什么呢?
3、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你们想去了解这个故事吗?
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找出答案吧!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P49,请你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快快开始吧!
4、认字
【课件出示:字】
(1)听你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想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谁先来和他们打打招呼?
(2)小朋友们在读得时候,注意读好了后鼻音,平、翘舌的字,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能读好吗?谁想试试!
(3)你们读得很认真,把字音读得很准,现在组成词语了,谁愿意试试?
注意:轻声
(4)小结: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你们可真了不起,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5、(1)【课件出示】请小朋友们看幻灯,老师这里有4个句子,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问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好呢?(读出疑问的语气,是的在读时把语调抬高些)
现在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吗?自己先读读吧!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生展示: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把疑问的语气都读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2句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你们能读好吗?
(3)出示:既有问号又有感叹号的句子,看谁读得好!大家先自己读读。谁愿意来读?
二、新课
1、现在回到课文,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你们的预习工作做的真好。刚才我们读了这个故事,现在老师请你们听听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边听、边看,还要边思考:小马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都遇到了谁呢?【出示课件】就让我们听听这个故事吧!
3、故事听完了,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然段。【出示相关句子】
(1)(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这个做就是今天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一个生子,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在田字格里,怎样把他写漂亮呢?P53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做字,在写时,单人旁写在左半格,古字写的窄些偏左半格,口字稍微往上提,反文旁写在右半格,撇、捺写得舒展开来!
小结: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些,这样,这个做字就会写得很漂亮。
(2)小马帮妈妈做件什么事情呢?麦就是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二个字。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如何写好它呢?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麦字。
(3)展示学生的字,讲评。
4、老马让小马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很愿意,(小马愿意吗?课文哪个词语你感觉到了?能做个动作吗?能换个词语吗?)
让我们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吧!
【课件出示:老马、小马的对话】
(1)师生合作读。
(2)分组读。
小马愿意为妈妈做事,说明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
5、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再读读吧!
三、小马驮起麦子,飞快的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他都遇到了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