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幼儿教育随笔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育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育随笔1这几天天气很冷,在午餐结束后,我组织幼儿看动画片。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有在后面互相追赶的还有的跪在板凳上、也有的坐在板凳上歪歪扭扭的。我连喊了几遍“小朋友们,请安静”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这时,我有点上火,不明白为什么看动画片也这么吵,难道动画片失去魅力了吗?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看动画片,我把动画片暂停了,然后,问他们看动画片是要做到几件事情?
一、安静。
二、做好。
有几个小朋友稀稀拉拉的说道。等所有小朋友都坐好后,我又打开动画片,这次的效果好多了。
有时候我们反思一下,虽然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但有每个孩子喜欢的动画片不一样,所以免不了有些孩子不感兴趣。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并及时引导和调整。
幼儿教育随笔2东东是我们大二班年龄最小的孩子,他长的个子不高,黑黑的瘦瘦的,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每当我和他碰到眼光时,他就会羞涩的低下头。
东东刚来到我们大二班时,说话是他最困难的事情,每次他一有事情就有其他孩子告诉老师,连解小便也有其他小朋友告诉老师,老师再带他去。每次教育活动课,他总是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每次我都会帮她准备好剪刀、铅笔、纸、写字本等,不断的催促他快点做,时间长了,帮助东东做课前准备是我必做的事情。
有一次,我园举行听评课,我给孩子们上的是《身体上的单、双数》,根据教学要求我准备了图片,1-10的数字卡,笔等教具。按照我的`教学过程,先和孩子做一个游戏,我先孩子们介绍游戏规则:首先让孩子数数图片上圆的个数,然后让孩子们在图片上贴上数字,我向孩子们介绍玩游戏规则后,要给每个孩子发图片和数字卡。旁听的徐老师帮我一起给孩子们分发,当分到东东时,对面的美涵对徐老师说:“老师,不用给东东,他什么都不会。”徐老师说:“是吗?”说着就把图片分给了下一位小朋友。我看到刚想伸手去接的东东,脸一下子红涨起来,眼泪夺眶而出,突然大哭起来:“老师,我想要,我也会数图形,也会给他们贴上数字卡。”听到东东的说话,我心里一惊,这是东东说的话吗?他可是在从来没有过的呀,我每天到把东东看做是胆小怕事,对任何事情无任何要求的小男孩,没想到他的内心是多么想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他也想表现自己,也想得到别人的夸奖。想到这里,我走到东东身边,递给东东一套图片和数字卡,东东得到后,高兴极了。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都认真配合老师,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东东在活动过程中两次回答老师的提问,声音虽然很小,但我和孩子们给了他很多的掌声和鼓励。
孩子虽然很小,还不懂得尊重别人,作为他们的引领者,我们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才会有自信。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要在不经意间伤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幼儿教育随笔3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缺少父爱或者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发展。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之中。”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这些不良现象,我采用了一些教育方法,并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针对单亲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特点和行为规范,跟踪教育并详细记载。密切联系家长共同教育。课间多与他们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渗透德育教育。交谈内容包罗万象:有学习,有生活,有行为习惯,校内校外,与同学的关系,从中了解他们的心事,尊重他们的隐私,不揭伤疤。当他们正确的处理问题时加以肯定,鼓励;随时注意发现他们的退步,查找原因,并和他们一起制定相应的对策。
单亲家庭的孩子拥有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大家关爱的心。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他们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权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心灵隐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再次让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受集体温暖。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并为下一步爱的行动奠定基础
其次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与同龄人相比,他们或许会多些委屈,但也可因此变得更加自强自立、有胆识、有毅力。老师是使单亲家庭中的孩子逐步产生良好适应的重要原因。我们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成为他们的第二“爸爸”或“妈妈”,给他们更多的爱。
再次包容和接纳孩子的缺点、弱点。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老师和同学无意识提及的幸福。我有意识地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单亲家庭的学孩子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孤独,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玩耍,游戏,忘记自己的作业。我对他们多交流,多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用自身的爱心,缝合他们心灵的创伤。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让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参与到学校、班级活动中来,给单亲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家庭氛围。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的竞争与合作上。这样,单亲家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通过主题班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渴望友情,我就鼓励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只要他们有一丁点微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
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仅仅是简单的说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只有用生命点燃生命,捍卫生命的尊严,才能真正意义上接近他们,和他们交朋友。在用爱心抚慰创伤,用友情弥补亲情的感化教育中,我欣喜的发现孩子们的细微变化:成绩也许进步还不大,但心理上基本较为健康了,课堂上,也总是自信的举起那久违的小手。
后记:
毋 ……此处隐藏4706个字……多次,可他总是毫不在意,没想到无意间的一个小小微笑竟让他改变了许多。
在上午课间喝水的时间里,小朋友们正在排队拿茶杯倒水喝,小宇平常喝水就较多,他倒了满满一杯水往回走的时候,手里的卡片掉地上了,就弯下腰捡卡片,结果卡片没捡到,茶杯里的水洒到同伴豆豆的身上了,豆豆急忙报告老师,他着急的`想转身拿毛巾,可是脚下一滑,自己也跌了个大跟头。我闻声赶来,本想好好地批评他一下,但看到他从地上爬起来时那紧张的眼神又使我有些不忍心了,我想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如果我再批评他的话,也许他会更紧张、难过。于是,我拿来毛巾微笑着对他说:"看你,摔疼了吧?下次把卡片放在抽屉里面,喝茶的时候不要拿,来!我们一起来用毛巾帮豆豆擦一擦好吗?”小宇看到我笑了,紧张的神情一下子舒展了许多,他拿起毛巾帮豆豆擦起来,同时也轻声地对我说:“老师,以后不会这样了,请你原谅我。”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宇一改往日里好动、随意的特点,在教室里很安静,还不时地对玩游戏小朋友说:“小心点,不要挣抢,老师讲过的,要遵守纪律。”有时在放学的时侯,小宇还拉着妈妈的手说:“你问问老师,我今天有没有听话?”
看着小宇的成长和进步,我们心里都很高兴。孩子幼小的心灵是纯真的,你无意间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一个眼光,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足以能使孩子感到爱的温暖。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吧,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健康成长,让孩子们的人生充满着微笑吧!
幼儿教育随笔11一天早上,我假设有所思的走在路上,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问候声,时时从我耳边飘过。而我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答复。突然,涵涵小朋友,拦在我面前说;教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没有。我从沉思中醒过来,那为什么我喊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我连忙抱歉,教师错了,因为刚刚教师正在想问题,没来得及和你说话,真对不起。涵涵相信了,到一边玩去了。这事对我的`感触很大,对孩子不能应付。不管多小的事,都要认真对待。就是一个平常的抚摸,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天甚至一生的心境。
幼儿教育随笔12谁到我的故事里来
每次午睡刚躺下时,我总是给孩子们讲一个班里的好人好事的故事。
每次讲完后,我都会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编小故事。主人公就是班里的小朋友,所以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和感兴趣,同时我也将他们之中的不良行为编进故事里,是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他们的.进步指明了方向。
现在孩子们自己也能将生活中的点滴发现告诉老师,希望把自己也编进故事里去。我也在多方面启发,看谁表现得好,我就把他编进我的故事里来,孩子们听到后都欢呼起来,嚷嚷着也要我把他们编进故事里。从那以后,孩子们人人都争做好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斗争取能到我的故事里。
幼儿教育随笔13“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做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迫切,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现在的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弊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孩子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要真正做到教育孩子无小事。
有一天,张艾萍小朋友眼含热泪来到幼儿园,我发现她的情绪不好,就跟她进行了交谈,原来她今天穿的衣服是姐姐以前穿过的,是旧的,不是妈妈专为她买的,她说旧衣服难看死了,小朋友会笑她的,这时,我对她进行了教育: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很干净,衣服旧一点没关系,只要干净就行了,小朋友不会笑你的,接着我又问其他小朋友,张艾萍的衣服是否干净,大家都说干净,于是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有挑吃挑穿的毛病,吃东西时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就吃个没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谦让,衣服挑新的穿,心中想的只是自己,所以我们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14“哎呦!”感觉裤子被凳子上的小钉子勾了一下,我不自觉地喊出了声。随即我就看到了飞奔而来的儿子,听到小家伙焦急的声音:“妈妈,怎么了?”看到儿子这么关心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我逗他:“这个凳子咬我了,快看看它的嘴巴在那里。”这话引起了小家伙浓厚的兴趣,他聚精会神观察了一番说:“妈妈,原来是有个钉子出来了。”“哦,那怎么办呢?”我“傻乎乎”地问。“别着急,我有办法。”说完,他飞快地跑到仓库拿来了小锤,一本正经地把突出的钉子钉了回去。最近我常常装傻,因为我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小小男子汉,三岁半的儿子近来愈发有男子汉的风范了。
仔细想来,近期自己好像天天都在数落儿子不听话,太淘、太闹、太脏,还特别叛逆,我行我素,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真令人头疼。虽然自己是幼儿教师,明白孩子有第一反抗期,知道这是必经阶段,但还是会“怒火中烧”,事情总是在自己的训斥声和儿子委屈的哭声中告一段落。前不久听了家庭教育专家金琰教授的讲座,我对儿子的表现有了新的`认识。孩子需要独立,同时也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创造适当的身心独立空间,不要盲目压制他的反抗,而要观察、思考他反抗背后的心理原因和意义,找到缓释和解决的方法。道理我懂了,但做起来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首先是自己的耐心受到了挑战,要在儿子调皮捣蛋时心平气和地跟他讲道理;其次自己要狠下心来,不要表现出过多的关注和关爱;还有就是家里人要持统一态度,让孩子对事情有正确了解。
在金琰教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再看儿子的行为其实不是故意“不听话”,他有自己的想法,更有自己的做法。转变了观念,儿子越来越多的优点日渐凸显出来:关心爸爸妈妈、手脚特别勤快、语言表达能力强……有天我情不自禁对他说:“我家孩子是个小小男子汉了。”从此,小家伙就种下了男子汉情结,常常问我:“妈妈,我是小小男子汉,我保护你和爸爸,对吗?”听到这里,我会感动之余有些许的不舍,三岁,理应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儿子却已经想到要保护爸爸妈妈,但我更应该感到高兴,不是吗,儿子终究会长成真正的男子汉,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想孩子所想,或许我们就真正走进了孩子心里,陪伴孩子一起走过叛逆,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15今学年,我担任大班的活动课老师,孩子们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说脏话,有的难听得难以入耳。我多次提醒孩子们讲话文明,可效果不理想。
一天下午,小朋友们在活动室里吵闹、嬉戏,有的又在说脏话。于是,我拿出手机,把他们的话语进行了录音。过了一会,我把同学们集合在一起,说:“孩子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那老师给你们放段你们喜欢的‘音乐’听。”听我这么一说,他们都停止了说话声,竖起了耳朵,静听音乐的播放。刚听了不久,有的'孩子就疑问地说:“这是谁的声音?”“这不是韩子奇说脏话的声音吗?”“你听,那是打闹声。”他们七嘴八舌,纷纷小声议论着,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时,都静静听着,接着就低下了头。我趁机说:“如果今后再讲脏话,老师就要录下来给大家听。”接着我向大家讲了文明讲话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健康地成长。
从此以后,孩子们说脏话的不良行为渐渐地改正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