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5-08-17 03:10:23
幼儿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幼儿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育随笔1

星期二的下午,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我们便决定让孩子们去远足,到学校南边的南湖公园玩一玩。

说是远足,其实路也不太长,但这一次的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由于园长的事先安排,我和孩子们得以进入公园的花房一饱眼福,在花房里,孩子们可谓大开眼界,有许多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植物都集中在这儿,像滴水观音、富贵竹、山茶、杜鹃、文竹、发财树、仙人球……有的孩子因为家中种植了一些植物,认识几种,但大部分的孩子,还是第一次集中见到这样的场面,其中的乐趣可想而知,这是远足的乐趣之一。

出了花房,孩子们参观了南湖公园,有湖水、小桥、各个不同的园区,有樱花园,据说里面种满了樱花,每年三月初,樱花盛开,是一美景,可惜此次孩子们来得不是时候,没有见到;桃花岛一片桃林,在桃花盛开是 一定也是粉红的一片,其美丽也是异常的',很可惜孩子们也没能看到,即便如此,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分别认识了石碑上的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其乐之二。同时,明年三月,我和孩子们定会如期而至,观赏这美景的。

园中还有一处布满体育运动器材的区域,这更适合我们的孩子玩耍,孩子们看见了玩具,如一群小鸟般四散飞去,每一种玩具都试一试,玩一玩,真正放飞了孩子的心啊,这是其乐之三。

远足有乐趣,也有对孩子们身体素质及体能的检测,在回来的路上,一群孩子仍兴奋有余,高唱歌曲而至校门;一部分孩子则有些疲倦,还有一些孩子嚷嚷着喊累呢!

多多让孩子们远足,得到的不仅仅是乐趣啊!

幼儿教育随笔2

浩浩小朋友是一个憨厚可爱的小男孩,很讨人喜欢。每天中午吃完饭,他都会主动帮忙搬椅子,而且会将小椅子摆得整整齐齐。浩浩特别喜欢帮助别人,自理能力也特别强。

一天中午午睡前,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帮忙下有序脱衣服,安静地入睡。但我发现浩浩还坐在自己的床上脱裤子,我走上去问:"浩浩,要不要帮忙"?浩浩很干脆地说道:"老师,我不要"。我观察了一会他还没将裤子脱下来,我蹲下来告诉他:"你应该把裤脚往外拉,我帮你吧"。浩浩立马推开我的手说:"我不要帮忙,自己穿",这时浩浩用力一拉,终于将裤子脱下来,只见他开心地笑起来了,并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把裤子脱下来了"。我也对他笑了笑说:"你真棒"!

在平时生活中,当浩浩的拉链没拉上,我上去帮他拉时,他会推开我的手说:"老师,我自己会"。在吃饭时,浩浩会跟我说:"老师,我不要喂,我自己吃"。我感觉经常听浩浩说的一句话便是:"老师,不要帮忙,我会"!在浩浩每次说完这句话后,他总能很快地将自己的事情做好。浩浩的妈妈告诉我,浩浩在家时也喜欢帮忙做事情,独立性较强。

其实,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已会表现出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往往会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想摆脱成人对他们的`要求。当他们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他们会感到极大地喜悦,当他们的行动受到成人的限制时,他们会表现出苦恼。我们应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不要过分的保护,要让孩子充分的操作、探索,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3

现在,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幸的是,太多的父母,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他们的孩子许多成长的机会。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孩子们吃的桔子、鸡蛋、苹果、核桃等都是父母事先剥好的,这样孩子们吃起来就容易多了,不会遇到任何危险。但是我不知道这些父母意识到,当他们把这些便利他们的孩子,他们不仅剥夺孩子自己实践的机会,但也使他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甚至开发孩子的不良品德的恐惧挫折和不考虑,因此推迟他们的孩子的生活。

幼儿教育随笔4

前段时间曾经思考了"影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今天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的几点建议: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幼儿语言的源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丰富幼儿语言内容的根本,范文《写幼儿教育随笔范文6篇》。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生活周围的人与物,为幼儿提供说话的材料,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如班级里有小朋友生病了,可组织幼儿自制玩具和教师去探病,并对生病的幼儿讲几句话。有了这种生活经验后,幼儿谈起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事就不会无话可讲了。

2、培养幼儿说话的兴趣

在成人中,有的人生活经验很丰富,但不善于表达,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显然,幼儿阶段,培养幼儿语言兴趣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语言是抽象的,要使幼儿对之产生兴趣,必须将语言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如:幼儿对老师委派的人物很感兴趣,可委派幼儿去ⅹⅹ老师处借音乐磁带,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好感,会尽量把谁要向谁借什么东西表达清楚。多次独立交往,会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幼儿对语言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

3、创设幼儿说话的机会

在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兴趣后,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有利于说话的环境。首先对胆怯的'幼儿,要为其消除心理障碍,教师要与其亲近,让幼儿感到幼儿园和家庭一样自由自在。这样,幼儿就会敢说话。其次,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此外,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幼儿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利用幼儿这一心理,教师可用新颖的玩具请幼儿讲段话,如,飞进教师的小鸟,一阵雷雨,天空中漂浮的云朵等都可成为诱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材料。

4、改进语言教育方法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交互作用,充分发挥幼儿语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适当增加幼儿自由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处于积极状态,鼓励幼儿用多种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内容。

幼儿教育随笔5

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雨桐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雨桐,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雨桐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雨桐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 ……此处隐藏4361个字……强者,来抚平自我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齐,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期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我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教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幼儿教育随笔13

我们班有一个小美女,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可爱的小圆脸,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小缺点:爱哭!她的哭声是无处不在的,早上来要下“几滴雨”,上厕所裤子脱不下来也会“下雨”,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衣服,她还是会“下雨”,出去玩排队走得慢了也要“下雨”,吃饭“下雨”,睡觉“下雨”……总之,下一整天的小雨。

瞧!还没进教室,就听见馨馨宝宝的哭声了:“呜呜,晚上早点来接我。”我走出门,结果抱在手里的馨馨,开玩笑地说:“哟,今天又下雨了,宝宝,什么时候出个太阳呢!”她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又是想笑又是想哭,一脸可爱。

活动结束,孩子们都去入厕了。馨馨宝宝开始哭,问她“怎么了?”“老师,我不会。”原来,她不会脱裤子,好,帮忙一把。小便完又开始哭,“老师,拉不上来”,“好,看好了哦!”我一边帮她穿衣服,一边教她应该怎么穿,她点点头说:“下次不哭了。”

吃饭了,又传来馨馨习惯性的哭声,“老师,我吃不下。”我一看她的碗,饭和菜基本上还没动过,我知道,她这样的哭声是要我们喂她吃饭。因为,在家访的时候,我就了解到馨馨平时的衣食住行全都是奶奶包办的,她几乎什么时候也不用做。奶奶对这个唯一的孙女非常疼爱。她姑姑对我说磬磬在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会哭,孩子一哭奶奶就心疼。于是,不想做的事就不做了,不想吃的菜就不吃了。

其实,家长不知道,孩子是机灵的,而这种“机灵”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认知的。千万不要看不起孩子,其实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了,已经会对成人的行为做出观察了。当她发现只要他做出某种动作或情绪(如哭泣、愤怒等)反应时,大人就会迅做出反应,满足她的需求。而这个时候大人的反应就在有意无意中强化了她的情绪反应,以后只要遇到类似的事情,她就会给你来一招。这就是“隔代抚养”常出现的问题。

试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能力越来越差?习惯差、自理能力弱?我想,原因不在孩子,更多是我们大人的“包办代替”。从对幼儿的家访中,我认识到如今的成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他们总认识自己的孩子还小,大人是应该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孩子不会吃饭,吃得慢,那就喂吧!反正不吃力,省的他自己吃弄得满地都是。其实,成人自己的懒造就了孩子的“懒”,懒惰思想一旦形成,孩子就输在了第一起跑线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做到能和大人一样吃饭、穿衣服,那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练习,反复练习。人的技能都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得到提升的。我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懒惰”(此懒非彼懒)的老师、家长,孩子一定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出色!

幼儿教育随笔14

变戏法——幼儿园教育随笔

午饭后,我带孩子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玩橡皮泥,吃好饭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带着橡皮泥来到了走廊上。婷婷也不例外,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专心的玩着橡皮泥。婷婷用手在一大团橡皮泥上拽了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搓,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长条,但还在继续搓,长条断了。她又拽了一快,还是那样的搓,搓着搓着又断了,石凳上已经有了好几段的长条。婷婷把这些长条放在一起,不知道还要干什么。我发现婷婷在东张西望的就坐到了她的身边,也拽了一块橡皮泥开始搓。婷婷看到老师也来玩橡皮泥,显得很高兴。我也象婷婷一样搓了一长条,同时嘴里说:“长长的一条。”婷婷看着我得意的说:“寿老师,你看,我搓了这么多的长条。”我神秘地说:“别眨眼,我要用长条变戏法了,你会吗?”说着我就把长条的两头接起来了。婷婷说:“变成圆圈圈了。”我又说:“让老师再变一个。”说着我就把圆圈交叉成8字形。婷婷惊奇的.说:“变两个圆圈圈啦。”接着,我又变了一个花样,婷婷高兴的说:“一只小鸟……”我看她已经很溶入这个游戏了就站起身要走,婷婷马上拖住我要我继续陪她玩。我就对她说:“寿老师再给你变一个,就轮到你变了,好吗?”婷婷一听,高兴地答应了。说完我拿出一条搓好的长条,变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婷婷看到我变的,跃跃欲试,连忙开始搓长条了。这次她也在长条的基础上变起了花样,一会儿说是虫,一会儿说是娃娃,一会儿说是奶瓶,还变了苹果,尽管看上去四不象,但是她还是很得意。

在这个无意的指导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掌握了玩橡皮泥的基本操作,但她们对自己的成果已经没有了成就感。我无意中的闯入,使婷婷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她通过想象将原来的成果作为素材而进行简单的造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也是孩子对自己的又一种突破。

幼儿教育随笔15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们常常对他们喜欢的东西感兴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就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材要求是否能考虑群体需求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都有成就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才能因材施教,实现“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发展”的教学理念。

经验证明,一个生动有趣的班一定会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在教学方法中追求语言、动作和表达的恰当使用。我愿意学习并享受学习。我教孩子们简单易学的童谣有以下两点:

1。 如果文学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追求丰富的'声音和情感,提高文学作品的调性,是不会引起儿童的意图的。为了让孩子们很快融入文学作品,我注意我的语气。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我将使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快和慢,节奏和沮丧在阅读过程中在友好和完美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与美丽的,美丽的和富有想象力的音乐,和生动的教学用具,孩子们可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愿望在和谐的气氛中。

2。 根据语言和动作表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我教授《春天的秘密》这首诗的时候,我发现这首诗被重复了很多次,而且它很长,所以对孩子们来说学习这首诗有点困难。首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作表演。我纠正了孩子们的动作,使每个部分都有标准动作。我做了自己创作的示范表演,孩子们根据诗歌和老师的动作来朗读,引导孩子们能够做不同于老师的动作,从而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一些儿童的动作图像,一些动作是有趣的和滑稽的。这首诗花了十多分钟,孩子们可以表演和背诵。

《幼儿教育随笔(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