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幼儿教育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育随笔1孩子到了小班的年龄了,似乎不如以前听话了,想干什么,就非坚持,若是阻拦他,他就发脾气,着实让人费心,写幼儿教育随笔范文6篇。不过,家长若能正确处理,孩子发脾气的可能性就会相应减少,对孩子的将来也有一定益处。
一、要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莫要过多干涉。
小班的孩子想自己干事情,是其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家长应该表示支持,"事属可行,就让他行".孩子想干什么,只要没有害处,就可以让他自己来,家长及时加以指导。他想开电脑你应该告诉他如何使用,并带他开一开,试一试(注意:电源开关要放在孩子放不到的地方,大人不在时最好切断电源),虽然他做的不如你好,还可能出点小乱子,但是孩子通过动手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由于得到了满足,也不至于发脾气了。
二、制止孩子做不应做的事,要注意方式,不要强硬制止。
小班孩子分辨对错的能力还很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家长要加以制止,但不要总是强硬地阻拦(强硬地这不准那不许往往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可以讲清简单的道理或采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找些他平时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讲个有趣的故事来将其注意力吸引过来。如果这样还不奏效,你不妨将其抱到别处,在保障其安全的情况下,下下狠心暂时离开他让他独自发泄,待平静下来,再晓之以理;不能做的事情,不论怎样,家长也不应答应。这样他就会逐渐地放弃自己的无理要求,变得听话了。
总之,小班的孩子,要寻找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手段,达到既满足了孩子需要,又教育了孩子的目的。
幼儿教育随笔2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家长和老师应该是朝着同样的目标前进---那就是让孩子更加茁壮的成长。
现在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很难做到意识统一。老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有的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以后,就不再管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其实,仔细分析来看,老师对关于孩子的生理上、心理上发展的特点了解的比较专业,能够适时的对孩子的`一些发展进行训练,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以帮他改正。
实际上,对于2-6岁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真正崇拜老师的并不多。真正影响他们成长的还有身边的长辈尤其是父母。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不能给予适当的教育,当老师发现问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有的家长还会提出抗议。
家长对老师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会对老师抱怨,而老师也感到非常委屈。其实,老师和家长应该是朋友,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相互探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试想一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百求百应,如果老师再对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进行放纵,可想而知,我们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老师和家长应该像朋友一样,多进行一些关于孩子方面的沟通。家长应该理解老师行为的初衷,不能只是片面的认为老师在批评他的孩子;老师也应该理解做父母的心情,不能只是认为家长对孩子太过娇惯。
老师和家长应该是朋友,让我们手拉起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共同前进。
幼儿教育随笔3小雅是班上爱打报告的孩子,大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比方说有一次她说瑞瑞抠鼻子,还有次说豪杰打人,等等这样的事。
这件事使我知道孩子们爱打小报告有各种原因,有的时候小报告的内容幼稚的令老师很是无奈。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老师面前打小报告更多的是想让老师注意到他们,与老师亲近,以及被别人关注。但也有时候,有些孩子是在寻求帮助,特别是被人欺负后,想寻求老师的保护;有的孩子则是希望被老师看到他好的`一面,给他更多的肯定。这会使他得到满足感,自豪感。
我们所能做的是首先,对于她给别的小朋友告状时,我们要耐心的聆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随便的敷衍,这样对孩子是不尊重的、不礼貌的。不管孩子打小报告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要告诉孩子,很高兴她愿意将这件事与我们分享。
其次,在弄清事情真相后,我们不急着告诉孩子的做法是对是错,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这件事,让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如果他们自己解决了事情,那我们也不吝啬赞扬他们,给他们一个鼓励的拥抱,或者亲吻。
最后,让她多学会发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能够指正别人的缺点这是对的,但是如果能多多发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就更好了,比如:你看尤尤跌倒了,都没有哭,这是勇敢!你看昕昕吃饭又快有干净……等等。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身体其实都有很多闪光点:他们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关心班集体,而且他们做事都很认真严谨。但是,他们毕竟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要处理一些简单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坚强、更加懂事。
幼儿教育随笔4这天张xx的妈妈来送孩子时告诉我,张xx昨日回家说:这天方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我一朵小红花!我明白表扬对于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真没想到张海苒竟这么在意我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几乎没怎样注意她,更谈不上什么表扬了。
张xx在早幼儿园不太爱说话,上课也不太爱回答问题,从不给老师惹麻烦,平时我也不太注意她,几乎没批评过她,表扬更没有几次,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她那么让人省心,我真期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因为做了好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群众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劲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
幼儿教育随笔5幼儿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的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让人快乐,令人回味。
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摆积木,大家玩的`很开心,玩着,玩着,刘佳薇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在哪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刘佳薇说:“不对,老师你想想?”“我不知道呀!你告诉我吧。”“告诉你吧,刘老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他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她说:“对呀!刘佳薇眼睛里有个老师,那就是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老师和孩子们通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们更加喜欢你。
幼儿教育随笔6挺挺喜欢向别人借东西这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老师见到他向小语借水彩笔时小语嘀咕的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挺挺是个调皮、喜欢麻烦别人甚至是自私的孩子。这种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其他孩子的“眼中钉”,没有人缘,得不到其他孩子的喜欢,社会交往能力将得不到发展。
如果我是他的老师,我会创造多次“分享”的机会,让他体验被麻烦的烦恼,从而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 ……此处隐藏4625个字……儿把手伸给我看。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因事小而吝啬你的鼓励与表扬,孩子们会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事。六、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
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准备,如:自己设计胸饰、垂吊物等;体育器械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做等,这样,让幼儿与老师、家长一起制作、准备,把幼儿的被动化为主动参与;参与一些灵活活动的设计,观察并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根据幼儿的需要增减难度、游戏情节等;让幼儿参与活动后的整理工作。鼓励幼儿参与整理活动场地,培养幼儿对活动材料应负的责任,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让幼儿参与活动的评价。文
幼儿教育随笔12幼儿园的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从各个儿童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兴趣、爱好等,有的放失的进行教育,使每个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刘纬豪(特殊儿童)小朋友说话较晚,因此,两岁多时妈妈就想送他上幼儿园,想通过与小朋友交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时,我正在西堡幼儿园大班任教,按理说他应该插入小班读书,可像他这样的孩子,谁也不愿意接收,为了孩子的发展,我就把他留在了大班,并开展了“以大代小”活动,大班所有的哥哥姐姐带着他这一个小弟弟,倒也“玩’得非常开心.
刘纬豪不但说话较晚,而且经常把大小便方便到裤子里,尽管我经常提醒他大小便,可还是经常看到他的座位上、座位底下水洼洼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把他调到最前边的桌子上,并把“先”权留给他,他可以不和老师打招呼,就直接跑到外面去大小便。只要刘纬豪一站起来,我就赶快去给他打开门,于是刘纬豪就在活动室门口小便了,后来就多跑几步,再多跑几步,渐渐地,渐渐地,刘纬豪能上厕所方便了。
一天,孩子们纷纷给刘纬豪打小报告:“老师,我们画画时,刘纬豪就乱嚷嚷,我们背诵诗歌时,刘纬豪就乱吆喝。”“没关系,让他说话吧,如果小朋友早画完了画,也可以单独去区角里和刘纬豪聊天。(刘纬豪只能说一两个字的单词,并且不清楚,不经常跟他交往的人,根本听不懂他的话。)就让刘纬豪和我们一起背诵诗歌吧,他不是乱吆喝、乱嚷嚷,老师能听懂他的话。”
刘纬豪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发展较晚,我们启发他说话他都不说,我们要是再阻止他,会妨碍他健康成长,他一天中“说话”的时候很少。因此,我那天当着小朋友的面,把“特”权交给刘纬豪:允许刘纬豪在任何时候说话、“读书”,以促进刘纬豪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发展。
很多“特殊”儿童,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先”权、“特”权,把“先”权、“特”权留给孩子,是一种教育艺术,他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桥梁。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艺术,促进每一个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13我班的王亚东小朋友,是今年刚转来的一个孩子,刚来的时候,他妈妈说孩子经常生病,体质很差,让我要多注意些。刚开始没几天,我发现他经常把手放进嘴里,我告诉他:“手指里面有细菌,不要把手放进嘴里,要不然会肚子疼得的,他每次都答应的.很好,可是不一会就又把手放进里嘴里,看来他是养成了习惯,我看在心里非常着急。
于是,我与家长取得联系,他妈妈说:“我知道呀,可是没有办法呀。”我说:“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
后来通过商量,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效果不错。开始时,我们用了随时提醒的办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们采取了在他五个手指上画上“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告诉他咬它们会很疼的,当他抬起手咬的时候,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等,他就把咬的手放下了。我们还从情感上帮助他,早上来园时和他谈话,课堂上回答对问题时及时表扬他,课后找几个他要好的小朋友和他做游戏。在家时也让他妈妈、爸爸多陪陪他,给他讲故事,陪他出去玩等。让他感受到大家对他的爱,没有多长时间,他就改掉了吃手的坏习惯。
他妈妈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亚东在家也不吃手了."
幼儿教育随笔14工作中我们常常强调表扬的作用,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以求他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反向表扬的`效果也不错。
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们谈到了剩饭的问题。有个孩子一下子站起来指着张梦媛说:“她不吃青菜,每次都剩饭。”这下全班小朋友都开始喊道:“对,梦媛总是剩饭。”“要不她总是长不高。”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得梦媛表情十分难看。为了不让她的自尊受到伤害,我便对小朋友们说:“梦媛总剩饭吗?我没有注意到呢!要不咱们今天看看她到底有没有剩饭?”小朋友们听了都说行。我便对梦媛说:“媛媛,今天中午让小朋友们看看,你到底剩不剩饭?”“行!”张梦媛一口答应。中午吃饭时,梦媛头一次把碗里的东西全吃了。我特意让小朋友们看了看她的碗,梦媛也得意的笑了。
从这以后,梦媛吃饭比以前大有进步,可见,有时我们装着视而不见孩子的缺点,给他们以表扬,也会收到有错的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15每个幼儿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教育方式及对幼儿的观念。所以他们都不是白纸,而是渲染过的小彩纸,只是上面的着重色不同而已。特别是家中每位家长的教养理念,对幼儿的健康状况、学习方式及都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请看下面我们班小朋友x的经历,对x的入园、进餐的影响:
幼儿吃中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本班大多数的幼儿吃中饭的自理能力还是表现不错的。而对于x小朋友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到他吃饭前,他总是先说“老师,帮我盛的少些。”之后总是一口饭含在嘴巴里,一动也不动。老师喂他汤,嚼了很久,才慢慢的'咽下。而且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四周围,不会注意在吃饭上。过了一会儿,他又喊起来:“老师你帮我下,喂喂我吧。”老师过去又帮他喂了几口,为了锻炼他的自理能力。教师又鼓励他自己吃饭,可是一圈转下来,基本上没动。好像他不觉得现在在吃饭,更适合说他在看别人吃饭。最后老师又帮忙喂了几口,大多数的情况下,x总是最后一名。类似每次吃中饭就要花40分钟左右的时间。
反思这一观察,如果在对照《指南》中健康领域发展的目标,可能束手无策。在身心状况中的“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适应能力中的子目标“睡眠饮食基本正常”,动作发展中“受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等,x小朋友都有发展差距。怎么办?在连续的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他除了不会吃饭,还有些挑食。之后老师也与x的家长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家里因工作太忙,就雇佣阿姨来照顾x小朋友,导致许多事情都是她一手包办。在吃饭方面,更是因为担心孩子吃不饱,也怕孩子弄脏衣服,因此在家中喂他吃饭,结果造成了孩子这方面的缺失,不会自理独立进餐。由于我们的细致观察,与家长沟通时就更容易,家长也愿意接受我们的方法,开始尝试在家里锻炼让孩子自己吃饭和穿衣,经过一段时间持续的的努力,x小朋友能愉快的与别的小朋友一起正常进餐,逐步改掉了挑食的毛病,入园时的焦虑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对幼儿来说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幼儿园的一个重要观察方面,从而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这方面的发展状况及习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