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1为统筹城乡发展,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圆满完成人居环境治理三年任务,青塔乡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切实强化工作举措,加快补齐突出短板,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积极做好“五清三建一改”,为村民打造干净整洁的环境。一是充分宣传,提高群众意识。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条幅、农村大喇叭广播,线上发布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群众对打扫房前屋后,保持环境清洁的意识。二是充分发挥“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联机制,落实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包联责任人,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激发群众进行环境清洁、整治积极性。三是通过“村庄清洁攻坚月”、“百日攻坚”、“冬季战役”等行动,加大力度对农村生活垃圾、柴草、杂物等进行集中清理,对农村私搭乱建、残垣断壁等问题精准治理,通过重点点位、片区环境的迅速改观,辐射带动面上环境治理工作的`逐步推开。截至目前,全乡共清理生活垃圾6679吨、杂草、荒草1750亩,粉碎秸秆2600亩,绿化8500余平米,清运农业垃圾、生产废弃物约1500立方米,治理坑塘31个,拆除私搭乱建、残垣断壁377处,净化、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美丽乡村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共新建硬化路面5.7万平米,路肩铺砖8.2万平米,绿化8500余平米,打造广场、游园13座,粉刷文化墙1200平米,目前全乡16个村已全部完成美丽乡村打造,在建的14个村中4个村已完成验收,其余村正在等待第二批验收。经过20xx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全乡基础设施有了一次质的提升,为将来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旱厕改造持续加速
20xx年全乡16个村共改造旱厕2489座,其中12个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以上,全乡卫生厕所整体覆盖率达到86%,新建的13座无公害公厕,已经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四、建房押金制度全面落实
全乡16个村均落实了建房押金制度,各村按照实际情况,召开村民代表会后确定押金数量,3000到5000元不等,并建立了相关台账,为建筑垃圾的清理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垃圾上门收集全面铺开
因地制宜,探索垃圾上门收集新模式,建立书记、乡长亲自牵头,乡环卫所指导实施,村委会、保洁员具体运行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宣传,让“谁产生垃圾谁付费”理念深入人心,动员企业、群众主动参与垃圾上门收集工作。村内垃圾由保洁员每天上、下午定时收集,并统一送到垃圾回收站点;工业垃圾由企业与保洁公司签订协议,统一进行收集处理。另一方面,强化监管,乡环卫所及各村进行日常监督,保证及时清运质量。目前,全乡共有5个村已推行此模式,任务完成率达100%,有251家企业门店主动采用,任务完成率达123%。同时,全乡共设置11个建筑垃圾点对村内建筑垃圾进行存放。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当前重点工作之一,我所在地区在过去一年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我们注重宣传。通过举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知识讲座、展览等宣传活动,向广大农民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农民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有效性。通过这些宣传工作,我们提高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其次,我们注重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我们筹集资金,修建了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改善了农民厕所条件,提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我们指导农民进行居住环境改造,鼓励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家庭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通过这些改善工作,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再次,我们注重监督管理。我们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了对工作进展的监督。同时,我们建立了环境整治工作信息统计系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这些监督管理措施,我们确保了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我们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远规划,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同时,我们加强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工作水平。通过长效机制的建设,我们保障了整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广大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3按照市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具体要求,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全镇新农村建设各项指标,逐一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任务
全面贯彻《XX市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会议精神,整镇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任务完成。XX镇下辖8个行政村,按照工作要求,根据“三个类型村”建设标准,结合各村实际,确定我镇类型村建设目标:标兵村1个,先进村1个,达标村5个。
二、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落实责任。
按照市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我镇迅速行动,组织召开了全镇新农村建设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统筹安排全镇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并与各村委会签订了责任状,确保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建立对村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顺利进行,我镇加强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热情,动员全镇群众都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三)齐心协力,全面推进
1、夯实农村基础设施。
XX村:一是新建太阳能路灯60盏,投资36万元(已开始招投标);二是新建边沟800米(已开始招投标),投资30万元;三是新建垃圾池4个,投资1.6万元,;四是修建文化活动广场1200平方米,投资10万元(正在建设);五是栽植福禄考1万棵;六是补植公路沿线香花槐5000棵,投资3万元。
XX村:一是 ……此处隐藏10006个字……养农村公路安防水平。扎实开展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动态加强管养农村公路及桥梁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大农村公路灾毁修复力度,及时对各类自然灾害损坏的农村公路进行修复,保障农村公路畅通。
(三)加大货车治超执法力度。加大对绕行超限车辆的治理力度,适时调整流动巡查点,封堵超限车辆绕行路线,对绕行逃避检查的超限超载车辆依法依规严格处罚。统筹协调治超工作各成员单位,督促履行治超工作职责,不断提高联合治超执法效能。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14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对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结合《象山镇“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纵深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实力象山,提升活力象山,彰显魅力象山,构建幸福象山。
一、工作重点和成效
1.抓宣传,浓氛围
采取层层召开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部署会,村两级干部共同发力,进村入户,精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支持拆,愿意拆。每个村和集镇最少喷刷二条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和宣传条幅,共90余条,在街道主路口竖立大型宣传牌,努力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
2.抓重点,明责任
印发《象山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象发〔20xx〕27号),成立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指挥部,由镇长闵尊庆任指挥长,各片区蹲点领导任副指挥长,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村蹲点干部为成员。各村(居)委会、各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各村(居)委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亲自上阵,做到机构、人员、措施、责任、经费“五到位”,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具体工作责任划分六个责任区域,挂点领导负责指挥督导挂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的集中整治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责任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3.抓整治,见成效
召开多次环境综合整治布置会,要求各村(居)委会立即部署、立刻行动,做好宣传,对“五类”建筑进行了重点摸排,共排查出“五类”建筑:空心危旧房574处,面积52131㎡,残垣断壁29处,面积1490㎡,棚屋栏舍461处,面积10307㎡,围墙旱厕150处,面积1531.5㎡。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拆、知名人士主动拆、人民群众跟风拆,村民积极主动地配合“五类”建筑拆除工作,“五类”建筑拆除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共拆除空心危旧房372处,面积34210㎡,残垣断壁20处,面积862㎡,棚屋栏舍302处,面积6978㎡,围墙旱厕107处,面积1140.5㎡。
4.加强督查,及时跟进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期间,各村蹲点领导和干部全部下村监督所在村(居)委会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主要领导不定期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性、阶段性检查验收。三是镇政府每半个月组织村(居)委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全镇范围人居环境整治和“五类”建筑拆除进行交叉检查,进行量化考核排名,并对前后三名进行奖惩,对进展速度缓慢的提出整改意见,全面推进“五类”建筑拆除工作。
二、存在问题
1.常态治理有待加强。通过开展“五类”建筑拆除,全镇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讲条件,尚有未拆除“五类”建筑空心危旧房202处,面积17921㎡,残垣断壁9处,面积605㎡,棚屋栏舍159处,面积3329㎡,围墙旱厕43处,面积391㎡。
2.“五类”建筑拆除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我镇和各村、各单位财力有限。
3.部分人员担心危旧房拆除后,不能批复重建,存在观望态度。
三、下一步打算
1.深化舆论宣传。大力倡导讲文明、守秩序、重公德的良好风尚,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全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幸福美丽象山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2.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已拆除的“五类”建筑空间进行规划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继续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对未拆除的“五类”建筑全部拆除到位。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15今年以来,文昌街道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项中心工作开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细化工作任务,不断改善环境面貌。通过确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工作目标,结合街道实际,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集中整治。重点对房前屋后垃圾乱扔、柴草乱堆、污水乱排等“脏乱差”突出问题进行整治,清理河道垃圾、漂浮物约3公里、整治小菜园6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及无功能建筑30余处,清运垃圾约600吨,实现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路面约5公里,架设亮化路灯200余盏、新建停车场500平方米、文化广场4座、绿化约1.3万平方米,完成一个村庄62户生活污水治理,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村庄“颜值”,增强乡村振兴底色。
二是打造示范样板。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成立以各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支两委为成员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带头走在前列,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积分制”,村民组每月开展评选,划分星级户,调动村民创造良好环境的积极性,打造石河村缪墩组、碧峰村石庄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月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评议,实地观摩,现场打分,并将评比情况作为下一年“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推选的重要依据,突出人居环境整治价值,不断打造更多示范点。
三是扩大引导宣传。通过村民组“板凳会”、悬挂横幅、移动广播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积极听取群众的心声、采纳合理意见,提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筹集到资金约14万元,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行动约1000人次。积极谋划成立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理事会和监事会,优秀党员、村民理事会成员带头与各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动员,引导群众从“要我干净”向“我要干净”转变,主动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二、20xx年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点工作进展
目前官桥村胡庄、先进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竣工验收。项目新修人行步道500米,绿化500平方米,停车场1处、大小塘口周边清淤砌摆1800米,清理垃圾8吨,拆除乱堆乱放20处,拆除乱搭乱建6处,拆除无功能建筑4处,在2条村民组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19盏,墙绘100平方,有效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风貌。
胡庄、先进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前期经过村两委的大力宣传,获得了村民组捐款8000元,成功带动群众一起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大家积极将门前屋后的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胡庄、先进村民组通过这次整治变得焕然一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