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时间:2025-08-01 05:02:21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市场整治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篇1

市管股:

按照县局的工作部署,为了更好的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我所认真开展了红盾护农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农资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对辖区所有的农资经营户,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重点检查前置审批证件是否有效、经营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等,对未取得前置审批许可和营业执照的坚决予以取缔。

二、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市场进行监督管理,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及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和完善索证索票、进货台帐、质量承诺等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农资经营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对农资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在农村广泛开展“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作用,形成受理投诉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解决好因农资消费引发的投诉,切实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检查情况:我所在检查中共出动执法人员检查农资经营户71户次,检查中没有发现劣质农资商品。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篇2

一、上下联动倾力护农

一是由县局监管股牵头,建立全县农资企业台帐,统揽全县农资生产经营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协调指挥全县农资市场监管执法。

二是成立由经检对、消保股、12315指挥中心组成的大案组专事农资大要案的查处,同时全盘掌握全县的`种子、化肥生产企业生产销售合同,把住市场流通环节源头。

三是建立工商所辖区农资经营户“经济户口”台帐,以村为单位,结合日常巡查,保证辖区全面巡查和重点监管到位。

二、维权进村爱心帮农

一是由工商所牵头,在各村路口和农资经营店醒目位置,公开设立“红盾护农”宣传栏,同农业、农技部门结合定期将农资维权案例知识和信息动态在宣传栏上发布。

二是“一会两站”进村,做到农民维权不出村。日前我县已设立12315维权护农联系点 262个,设立红盾宣传栏 13 个,做到有牌子,有地点,有人员,有宣传栏

三、健全机制促护农

我局成立“红盾护农行动”领导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抓落实,各有关股室所负责人具体干的领导机制。为明确责任,县局、工商所和基层管理人员,层层签定责任书,从上到下建立责任制,实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为确保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到位,我局积极探索市场监管有效途径。对全县农资市场逐片、逐户进行巡查。

一是要调整平时市场巡查方法,增加巡查频率和次数。在农资市场整治的重点时段,不仅要深入农资经营户巡查,还要走访农户调查了解农资商品有关情况;

二是明确巡查任务,巡查人员要对各农资经营户的证、照,商品质量等实行逐批次、逐品种检查;

三是完善巡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巡查记录制度

四、堵查结合打假保农

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开展红盾护农专项行动,及时制止和查处经销假劣农资及侵犯农民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强力打击坑农、害农、损农事件,以整顿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为重点,全方位履行工商职责,坚持“五个结合”,全年重点开展了“打假冒保春耕、打假冒保三夏、和秋季农资市场整治”等多项专项执法行动。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季节和大要案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等四大类农资产品的违法违章行为。

截止目前,全局共立案21件,罚没款达12.225万元,没收假劣种子952公斤、化肥xx公斤、有效地遏止了各类销售假冒伪劣掺杂使假商品坑农害农行为地发生。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篇3

3月12日,青海省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西宁召开全省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会议对为期一年的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理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肯定了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议认为,通过执法检查和督导整改,促进了青海省测绘监管制度建设和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检查中注重打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确保整顿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规范了青海省测绘市场和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推进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保障了国家安全和利益,促进了青海省地理信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会议表彰了专项整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3家先进集体和8名先进个人。

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青海省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派出由省通信管理局、国家安全厅、工商管理局、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国家保密局、军区司令部、测绘局等7部门组成的三个检查组,对果洛州、玉树州、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黄南州、海东行署、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和西宁市141家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工作得到了各州(地、市)、县政府及测绘行政主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配合。整治工作使全省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达到了预期目的。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篇4

为深刻吸取仪陇“3·6”、“3·21”交通事故教训,进一步落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加大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保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根据市运管局《关于认真开展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的紧急通知》文件的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专项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动员

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并于3月10日就专项整治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整治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提出了相关要求。各企业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全面进行了动员,统一了思想,强化了认识,切实做到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到位、认识到位、动员到位、安排到位。

二、严格要求,全面排查

本次道路旅客运输专项整治活动中,我局领导按照各自分管的工作分别牵头,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旅游客运、超长客运、农村客运逐项进行排查并认真督促抓好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一是客运企业对旅游客运、超长客运、农村客运驾驶员资格进行全面审查并专题培训,驾驶员全部符合相关规定,并对驾驶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参训驾驶员、参训管理人员合格率100 ……此处隐藏8768个字……治工作要求,及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及法律,要求企业限期自查自纠,强化了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利用网络宣传、报道,有力地增强了我区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提高了管理相对人守法经营、使用的自觉性,激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为专项整治创造了良好氛围。

四、存在问题

部分村卫生室经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进行处罚,责令药品下架之后,仍然有继续经营的现象,为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巩固巩中药饮片整治成果,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中药饮片整治回头看工作。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购进渠道,储存和销售使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中药饮片市场秩序。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篇13

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为确保节日市场繁荣稳定,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和安全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切实维护节日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秩序。xxxxx加强领导、科学部署、依法行政、以“守一方土、保一方平安”的高度责任感,切实维护节日食品市场消费安全。现对“两节”期间市场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xxx依据上级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市场监管的`通知精神,明确了节日期间的食品市场监管的重点和要求。结合各单位自身辖区特点,科学部署,集中力量,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除夕夜前夕,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年

货街为重点检查对象,以乳制品、白酒、干菜食品、食用油、食用农产品、腌腊肉制品、粮食制品等重点节日食品为检测目标,对15个大类的食品进行抽检;在检测过程中,抽检的475组

食品未发现异常。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针对节日市场特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突出了对重点商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一是严把源头市场食品安全,对辖区内的食品批发户,使用“一票通”的行为进行连续跟踪监督,确保流通环节批发食品上市凭证的开票率,有效保障了源头食品的出场关。二是以城乡结合部、车站、旅游景点、步行街等繁华地段为重点地段,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工作;严格检查商家所销售的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保存期和食品质量,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及质量不合格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并且,加大对销售不合格食品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三是指导规范食品经营者完善索证索票制度、网上备案信息等情况,保障了元旦、春节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秩序稳定。四是充分发挥12315行政执法体系信息化网络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警示、提示,积极引导消费者科学安全消费。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的咨询、申诉和举报,严厉查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57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3769户,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7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数量987.3公斤;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3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万元。

xxx行政管理局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篇14

我市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紧紧围绕省局和我市全年工作重点和思路,认真贯彻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原则,认真按照省局《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部署,结合我市工作实际,通过对饲料市场的专项整治,特别是违禁药物的清查、监测以及饲料基本生产条件的重新审核等工作,使饲料行业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基本得到了规范,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保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将整治工作总结

一、组织工作情况:

自接到《省畜牧食品局关于印发〈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畜食函[]98号)后,我局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认真研究,制定下发了《全市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自畜发[]19号),将专项整治工作纳入了全市饲料管理的重点,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市饲料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饲料饲草科,全面负责全市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各自工作重点,各区、县也相应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对此项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明确提出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畜产品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落到实处,坚决克服厌战和畏难情绪,防止走过场。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大力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活动

,全市各区县在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市局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全市大检查。据统计,全市共出动饲料执法人员1456人次,共检查饲料市场161个,饲料生产企业46户,规模养殖场50户,印发相关宣传资料30200份。

(二)全面清查违禁药物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

在46户饲料生产企业和50户规模养殖场的检查、抽查过程中,我市没有发现违规生产、使用饲料添加剂和药物现象,饲料生产企业、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规定进行生产和使用。

(三)无证生产、经营查处情况

经过多年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打假检查教育,无证生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无此现象发生。对经营、使用无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现象进行了坚决查处。饲料经营条件在往年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

(四)假冒伪劣饲料查处情况

市场检查查处伪劣饲料2750kg,货值1。1万元,已进行了全部没收销毁;对免税检验和监督检验中发现的个别不合格现象进行了认真查处。

(五)大力打击“舀舀药”行为

经过多次的市场整顿,市场打假震慑,无生产条件、无标准自行配制、销售含饲料添加剂的混合物现象在我市基本杜绝。

(六)严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

我局按照《省畜牧食品局关于开展以严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为重点的饲料专项整治秋季行动的通知》(川畜食发[]111号)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于十月份开始在全市启动以严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为重点的饲料专项整治秋季行动。整个行动全市抽查50个规模养殖场,对其中100头育肥猪进行了猪尿液“瘦肉精”快速检测,检测结果无一例阳性反应,“瘦肉精”检出率为0。

(七)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根据《省畜牧食品局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强禽蛋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川畜食函[]392号)精神,我市于11月23—26日对家禽养殖场、户及禽蛋市场、禽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大规模专项检查。据统计全市共检查养殖场、户340个,禽蛋经销商18户,禽料生产企业2户,均未发现使用“苏丹红”现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因部分企业更换包装不及时,致使市场上过期生产许可证包装还有存在。

(二)部分未通过《饲料生产条件审查合格证明》换发的企业尚在观望。

(三)个别经营企业管理不到位,剩余的过期饲料清理不及时。

《市场整治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