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5-08-30 01:18:21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1

我常常做着一个这样的梦,梦见自己穿着五彩斑斓的裙子,带着一群蝴蝶在铺满绿色的草地上奔跑,在蓝天下自甶的飞翔,在花朵间釆露,追逐嬉戏,我想:世间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梦,哪怕是那只折断翅膀的“蝴蝶。”

这个班我是从二年级接起的,进入4年级时,我遇到了一件棘手事情,彭思雨常常不做作业,组长收她的本子,她要么说放在家里,要么生病了,要么丟在乡下奶奶家,要么就是磨磨蹭蹭地在书包里找,打开本子,作业往往是大片空白,很少做过一次完整的作业,上课还老是发呆,节奏明显比别人慢八拍,那动作完全像个老太太,甚至有时上课,我还要单独地对她说:“彭思雨做笔记,彭思雨拿笔出来写练习”。 头疼……为这事,我找她谈过心,做过家访,她会变成这样完全是由于有一段时间,母亲和父亲吵架,之后长时间的失踪,她呆呆的想着妈妈,现在妈妈己经回来了,她这个毛病己经形成了,抓一阵好一阵,无灵丹妙药,让她罚做,或者严厉批评,都不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思维比较活跃,对生活还是比较热爱,她喜欢中午的时候,偷偷的趴在草地上抓蚱蜢,把它们装进一个玻璃瓶,进行喂养。喜欢全身心的投入音乐中,面对着音乐的节奏,脸上充满了自信与快乐。还喜欢给芭比娃娃穿衣服,做新发型。可我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却一心想把她的这个拖拉的习惯,给改好,让她写好作业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开始我是批评再批评,恨不得立马让她改好。威逼利诱,她仍然无动于衷,上课越发没劲;带子拉得越紧,它就越容易断裂。不行,我得换方法。我想:假如一个人什么都不允许她做,假如她的一点爱好都没有,那这个人就活得不精彩;如果不允许她做那些事,只要她完成我的作业,那我是多么的残忍和自私;如果我对她放弃,那我良心上会有种种不安。我一定要让她和其他孩子一样,赶上这个班,不放弃,不抛弃这只折断翅膀的“蝴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书《做一个聪明的老师》中“进门槛效应” 给了我莫大的启示,“进门槛效应” 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小小要求,为了避免与别人不协调,或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会接受更大的要求,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得慢慢来,这回死马当作活马医,也要试试了,因此我釆取几步策略:

第一阶段,我只要她交本子,不把所有的练习册发一本“吃” 一本就行,做错,留有空白都不计较,当我宣布这一特殊政策时,下面炸开了锅,他的组长如释重负,因为我们的作业五天一评比,小组合作制,每次产生两个优秀小组和两个最差的小组,优秀小组可以免去一部分作业,最差小组却是要罚做多一两道题,中间小组不奖也不罚,这样不做的人直接扣一个优,这样她还是无所谓的态度,一听到这样的好事,她们组也暗暗高兴,她显得轻松自如,因为要求不高,彭思雨总是按时交本子,一周后我当众表扬了她“这些天,你按时交了作业本,一天不缺,应该表扬!你虽然有时留了空白,但毎次都按时交了本子,看来她是一个很守信用的女孩子,”我对同学说:“彭思雨应不应该表扬啊?”“应该” 大家异囗同声的说,我带头鼓起掌来,这样以来,彭思雨低下头笑得有点腼腆了。

第二阶段,我趁热打铁,对她的要求提高了,不但每次要交本子,而且还不允许留有空白,错了不计较,我问她能不能做到,她自信地说“能!”这期间每当她做到了,我就向她点点头,拍拍她的肩,让她去草地上抓蚱蜢,有时和她讨论那只蚱蜢,最漂亮,它们最爱吃什么东西,哪些歌我喜欢听,哪些歌她会唱。芭比娃娃穿哪套衣服最漂亮。在夕会课上,我有意识的打开酷狗音乐,播放一些励志歌曲,让孩子跟着唱“不要认为自已没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如果你自已都不愿意动,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这些励志歌曲确实能够鼓舞人进步。这放学后的20分钟,也是我们结束一天学习中最快乐的地方,是我们一天中最舒坦的时光。二周后,彭思雨不但能按时交本子,而且没有留空白,我在班上将她作为典型狠狠的表扬了一番。这次,她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为她高兴,她也很激动,课堂上也不再呆呆的了。

第三阶段我不仅要她交作业本,还要不留空白,做对的题要不断提高,当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她说:“好,老师我会有进步的!”这一过程大约经过了一个月左右,她总在进步,这期间我多次表扬她,二个月后,她的作业态度明显转变,作业质量也有提高,特殊政策也慢慢取消了,她已经不需要这个了,我们都为她高兴,彭思雨更是开心。

从彭思雨的进步中,我明白了要转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对症下药,不要使用暴力手段,使学生屈服,要开启孩子心灵的枷锁,做老师要做到学生的心里,让他们喜欢你,当然你也要喜欢他们,“两情相悦”才是最佳境界,一个班只要管好几个有问题的典型,那么这个班也会进入好的状态,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抛弃,不应该放弃,哪怕她就是那只折断翅膀的“蝴蝶。一定要带着他和大家一同奔跑一同飞翔,要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先从容易的学起,逐渐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要尊重生命,善待每个生命。为人师者有三种:在知识传授时,一种老师就是把简单的东西讲得很复杂,这是满腹经纶,一种老师就是照着实际讲,既不简单,也不复杂。这叫平实,另外一类老师把深的东西讲得很浅显,这就叫做深入浅出,这是一种智慧型的老师,这一类智慧型的老师是我最向住的,”欲速则不达“ 做老师最要明白这一点,育人就像种花种草得慢慢来,急不得。老师必须要有耐心,要有方法,有意的设计一些有梯度的内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提高,不要动不动就进行惩罚,动不动就打骂,那样治表不治里,不要轻易就言放弃,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进步的。即使是块顽石,总有一天也会被捂热。这便是我做老师最大的快乐,和”蝴蝶“一起奔跑,奔向那片的绿草地,飞向自由的蓝天,寻找一个属于我们的梦,每一精灵都会有一个梦。那梦是快乐的,幸福的。我向往着,努力向前,再向前。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2

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研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那里面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从许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教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 ……此处隐藏1264个字……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好同学犯了错误,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而只是告诉他:“你是个乖孩子,以后不要这样,老师就依然喜欢你。”这种缺乏帮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真是一语中的,令人深思啊!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3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并且深深爱上了它。该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并且深深爱上了它。该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