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精品[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经读后感1有一本书,它深深影响了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转变成一名有知识、有思想的小学生。那本书就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别看这就短短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都很善良,天赋也相近,只是后来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会使习性的差距变大,如果对孩子不严加管教,孩子就会不再善良了。母亲就曾经给我讲过与这个有关的故事。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孩子,长得很可爱,母亲总喜欢把他抱到邻居家去玩。有一次,他无意中把邻居家的一根绣花针带回了自家。母亲知道了后了,说: “孩子,你真聪明,还知道把这个拿回来”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他渐渐的`就养成了拿别人东西的习惯。长大后他成了一个小偷,一次犯了大案被抓了,将要被处死。在执行的前一天,小偷要求再见母亲一面,母亲泪流满面地跑过来,小偷说要亲一下母亲,母亲同意了。小偷凑了上去,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她不孝,他说到:“母亲,当我第一次拿别人家里绣花针的时候,你要是能告诉我那样做是不对的,今天,我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母亲,我恨你!”
我们小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接受家长和老师好的引导,就有可能走上歪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这就是三字经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学们要谨记啊!
三字经读后感2放寒假后,妈妈说中央十套百家讲坛预告寒假将开播由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主讲的《三字经》节目,妈妈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国学经典,你先读读,等开播后,咱们再一起学。
我读了一遍后,觉得读起来虽然琅琅上口,还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终于《三字经》开播了,遗憾的是,因为春节串亲,有两讲没听。听过的几讲中让我最感动的有:融四岁能让梨,虽然孔融让梨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但是经过教授系列的.讲解,我才觉得真是很值得我去学习,我们平时在家里,吃好的穿好的,从不知礼让父母和他人,不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比起孔融和黄香真是太惭愧了。还有朱熹写“桃”字的故事,朱熹小时候练字,书写“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诗句时,不慎将“桃”字写错,父亲看了后写到:“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字不正也”。朱熹看后自觉地把“桃”字重写了1000遍,正是他这种认真对待错误的态度使得朱熹成了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现在,我已经喜欢上《三字经》了,我希望在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我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也读一读《三字经》,吸取中华民族古文化的精华,让我们一起努力做祖国的栋梁之材吧!
三字经读后感3老师经常说我们应该多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于是我让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三字经》。虽然当我读了之后,不是很明白里面的道理,但是通过爸爸耐心的讲解,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书里面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孟子不好好学习,母亲生气地割断织布的纱线,告诉他要好好学习。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像孟母一样,为了我的学习花了很多心思。不仅监督我的'学习,给我买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还请了家教给我补课。从前,我不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认为他们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爸爸妈妈说我几句,我还会很不高兴。学了《三字经》后,我终于明白父母为什么这样,是希望我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尊敬兄长的道理。而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他们惟我独尊,想要什么就叫父母买,没买到就不高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懂得谦让,我们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总之,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收获真的很多,也让我今后长大了能好好做人和做事。
三字经读后感4《三字经》被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一,它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它家喻户晓,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无一不触动中国人的心。甚至有些外国人也来中国学习《三字经》。
《三字经》是以三字为句,他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一共才一千五百字左右的《三字经》,却是多么的神奇,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充满魔力,每个字都有深刻的.道理,教会我们道德上的意义与做人的道理。
经过七百多年的流传,《三字经》从零难相见走向宫廷内外,从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从名不见经的乡间读物成为联合国推荐的世界启蒙名著,其间的曲折历史和历代学者的心血与贡献可谓纸书难尽,而它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是垂裕千秋、造福后代。
《三字经》里的一个个小故事,便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灯,《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学会谦让,《悬梁刺股》的故事让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三字经》,您就像一位老师,像一盏明灯,把中华传统的美德传承下去,也希望全世界的人们,能够在《三字经》的帮助下,成为对国家有帮助的人。
三字经读后感5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三字经》,这是一本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读本,我看了很受启发。
大家熟悉的“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尊敬和友爱兄长,这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比起孔融,我十分惭愧,有一次,外公想吃香榧,我想了想:香榧三年才能成熟,要省着吃,就给了外公三颗,把剩余的都放了起来,这样做太不应该了,等外公再到我家来,我要全部拿出来给他吃。平时在生活中,我要尊老爱幼,主动把好东西让给别人。
文中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告诉我们:勤奋上进一定会有收获,只顾贪玩没有什么好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奋发努力。我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努力、主动,遇到难题不退缩,多东脑筋,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家长、老师和同学请教。多阅读,多实践,如果学习不勤奋,再聪明也没有用。
《三字经》中的`一字一句都讲述了一个个人生的哲理,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到来和意义。
三字经读后感6读《三字经》后感《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它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 ……此处隐藏1672个字……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了《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这几句讲的十分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教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教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必须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我的'父母与教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那里我们能够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经》不可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齐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读后感11“头悬梁,锥刺股”“苏老泉,二十七”梁灏、祖茔、李泌……这些人都是一些努力学习的人,他们面临着种种困难,但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挺了过去而名扬千古。里面的每一个典故都让我感触很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我从七岁开始学古琴,到现在已经学了三年了。在周围熟知的同龄儿童内老师认为我的琴艺水平还算不错,但是我自己知道现在的琴艺却迟迟不能更上一层楼。学古琴是很辛苦的',那是因为古琴不仅仅是要靠音乐天赋,还要有较强的意境理解能力,和比较深厚的中国文学功底,再加上勤学苦练才能够学好的。可是我因为年龄毕竟比较小,理解能力相应也差,文学功底也很薄弱,再加上现在我也没有好好达到勤学苦练的地步,每天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练琴任务,以致于我现在古琴琴艺处于瓶颈状态,琴艺水平停滞不前。为此我也深深苦恼不已。
自从妈妈要求我读了以后,尤其是“蔡文姬,能辨琴”的故事给了我深深的启发,让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我决定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后就开始认真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一个小时的练琴任务,还请求妈妈让我参加加强乐理知识的培训课程,并且一有空就会去看那些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加强我的文学功底和理解能力,提升我的文学修养。
只要我下定决心,克服困难,付诸行动,相信过不了多久,我的琴艺水平就能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了。
向我的目标发起挑战!
三字经读后感12《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
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匪浅。
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现代化开放意识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吗?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在许多人心中他同时也是个暴君。
可我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顺应了“弱肉强食,胜者王,败者寇”的生活逻辑的人物。他为了统一中国,加强训练精兵。虽然,每一个训练,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决择,但这么残酷的训练却为日后,统一中国做了奠基。统一中国后,他虽然残暴,但从此国泰民安。
我们现在身处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不是要感谢秦始皇吗?中国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无可抹灭的,这为中国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三字经读后感13寒假期间,学校要求背诵《三字经》,我想:背《三字经》有什么用?我极不情愿地向书店走去。谁知拿起这本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的《三字经》,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我才匆匆付完钱,兴高采烈地向家里奔去。
每天写完作业,我没心思看曾经让我朝思暮想的动画片,而是拿起《三字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你可别小瞧它,这里面含意无穷呢!其中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最受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小女孩叫黄香。才九岁就开始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而且还很孝顺父母。天气炎热时她会用小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让母亲睡;冬天天气寒冷,她又会在父母睡前,把被窝躺暖才让父母睡……黄香她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懂得为父母减轻负担,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劳累,主动承担家里所有家务,还细心地照顾父母,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别。我现在虽然读五年级了,却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饭还特别挑食,每天上学也是由爸爸妈妈接送,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爸爸妈妈帮我检查……我和一个小小年纪的黄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孩子。
三字经读后感14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买了一册《三字经》。那时,我喜欢看漫画,这样的书我一拿起就头疼。在大人面前,我迫不得已的打开书,哎...还挺有趣的: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爱看《三字经》,只不过觉得很有趣,但爸爸一次次抱着我念《三字经》,老板着个面孔,表情很冷酷。其实,爸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一味地让我读。果不出所料,当我念的三字经出口成章时,爸爸便开始诱导地给我讲解每一句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刚开始时,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气也很接近…….在这些经中原来也有趣的人物和各种生动的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当我真对《三字经》产生浓厚兴趣时,爸爸又用实验和实践让我知道它的含义;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
好书不厌百回读。我开始背《三字经》了,一边背一边想它的'含义,这样既牢记了《三字经》的词句,又能知道《三字经》在生活中对我成长的意义。不知不觉《三字经》已经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
三字经读后感15《三字经》,诵读朗朗上口,历史典故也多,既能多识字,又明白道理,对我的启蒙教育影响很大。
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背诵《三字经》了。爸爸说,意思不懂没关系,只要有兴趣背诵,上学后就会慢慢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就把《三字经》当成儿歌经常背诵,到了上学前班时,差不多能全部背诵了下来。
上小学之后,我仍然不断诵读《三字经》,从中学到了许多历史、地理知识和人生道理。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从小就要尊敬师长,学习各种礼节,孝敬、体谅父母。“融四岁,能让梨”,就是要懂得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就是告诫每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一生都要勤奋学习。
以前我对爸妈百般依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事都帮我安排好。重新读了《三字经》,觉得非常惭愧。今后我一定自强,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多体谅大人辛苦,帮做一些家务,孝顺父母,好好学习。和同学们在一起时,礼貌谦让,团结互助,友好相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