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调查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业调查报告120xx年,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煤炭供给得到有效控制,价格逐步企稳回暖。进入下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以及来水减少、公路治超、铁路运输紧张、迎峰度冬使用户补库意愿提高和社会资金炒作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煤炭价格快速上涨。面对煤炭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多策并举,及时出台先进产能释放措施,稳定市场供给。12月份以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价格稳中有降。
一、产量
煤炭运销协会快报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2000万吨,同比下降4.5%;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完成1.48亿吨,同比减少1900万吨,下降11.3%;环比增加126万吨,增长0.9%。
20xx年全年累计原煤产量345000万吨,同比下降5.5%,降幅比20xx年全年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累计完成16.6亿吨,同比减少2.2亿吨,下降11.6%。
20xx年,山西省煤炭产量8.32亿吨,同比减少1.43亿吨,减幅14.7%。20xx年陕西省累计生产原煤51151.37万吨,同比减少1494.61万吨,下降2.84%。
12月份山东省煤矿生产原煤1031.5万吨(调度数),比上月的1097.7万吨减少66.2万吨,下降6.03%。比同期减少208万吨,下降16.78%。20xx年全年,全省煤矿生产原煤12860.9万吨(调度数),比同期的'14500.7万吨减少1639.8万吨,下降11.31%。其中,省属煤矿原煤产量9899.7万吨,同比减产885.7万吨;市县属煤矿原煤产量2961.2万吨,同比减产754.1万吨。
20xx年全年,河南省煤矿共生产原煤10846.64万吨,同比减少1955.08万吨,下降15.27%。其中,骨干煤矿企业原煤产量10108.83万吨,同比减少1981.58万吨,下降16.39%。地方煤矿原煤产量为737.81万吨,同比增加26.5万吨,增长3.73%。
二、销量
煤炭运销协会快报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煤炭销量完成30300万吨,同比增加500万吨,增长1.68%;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煤炭销量完成1.38亿吨,同比减少830万吨,下降5.7%。
20xx年全年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327000万吨,同比减少24000万吨,下降6.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煤炭销量完成15.25亿吨,同比减少7800万吨,下降4.9%。
三、运量
铁路运量:12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完成1.84亿吨,同比增加957万吨,增长5.5%;其中,电煤发送量完成1.29亿吨,同比减少653万吨,下降4.8%。
20xx年全年累计完成19亿吨,同比减少9389万吨,下降4.7%。电煤累计发送量完成13.44亿吨,同比减少3815万吨,下降2.8%。
铁路装车:12月份,国家铁路煤炭日均装车完成60237车,环比增加20xx车,增长3.5%,同比增加3964车,增长7%;其中电煤装车为37073车,同比增加373车,增长1.0%。
主要运煤通道煤炭发运量: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20xx年12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841万吨,同比增加16.68%。较上月增加82万吨,增长2.18%。12月份日均运量124万吨,较11月份的125万吨减少1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85.1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58.5列。1-12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5125万吨,同比减少11.52%。
主要港口煤炭发运情况:12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571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20xx年全年累计发运煤炭6.44亿吨,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完成6.35亿吨,同比下降0.5%,外贸煤炭发运完成819万吨,同比增长57.1%。
12月份,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1918万吨,环比增加271万吨,增长16.5%;同比减少7万吨,下降0.4%。日均进港煤炭63.1万吨,环比增加1.0万吨,增长1.6%,同比增加9.5万吨,增长17.7%;日均出港煤炭61.3万吨,环比增加6.4万吨,增长11.7%,同比减少0.9万吨,下降1.4%。
四、库存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止12月31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日均供煤368.8万吨,较上月减少35万吨,下降8.67%;日均耗煤416.4万吨,较上月增加50.4万吨,增长13.77%。电厂存煤6545.9万吨,比上月末减少440万吨,下降6.3%。存煤可用16天,较上月减少4天。
运销协会数据快报显示,12月末,煤炭企业库存为9300万吨,环比减少230万吨,下降2.45%;同比减少3400万吨,下降27%。
五、进出口
12月份,全国煤炭进口2684万吨,环比减少13万吨,下降0.48%,同比增加920万吨,增长52%。20xx年全年累计进口煤炭2.56亿吨,同比增加5145万吨,增长25.2%。
12月份,我国出口煤炭76万吨,同比增加32.1万吨,增长73%,20xx年全年累计出口878万吨,同比增长344万吨,增长64.5%。
从主要出口企业来看,神华集团20xx年全年累计出口306.7万吨,同比增加188.5万吨,增长159%;中煤集团累计出口317万吨,同比增加65万吨,增长25.8%。
六、固定资产投资
20xx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038亿元,同比下降24.2%,降幅较上月增加1个百分点。20xx年1-12月,民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864亿元,同比下降18.3%,降幅较上月增加1.8个百分点。20xx年不论是全国还是民间,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投资均持续下降,且降幅较20xx年有所扩大。
行业调查报告2一、 调查背景
21世纪企业的竞争逐渐转向物流服务的竞争,物流也从不被人重视的角落提升到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高度上来。我国现阶段的物流究竟发展到何种水平是各个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据有关研究表明:一方面宏观状况社会物流总值大幅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
(2)专业化物流企 ……此处隐藏30696个字……家庭的追求产品。
近几年小家电市场每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20xx年,中国小家电生产规模达到14。4亿台,同比增长12。7%,全国小家电销售额达到971。9亿元(在各小家电品类中,厨卫类小家电占据最大的份额,占整体小家电市场销售额的78%,家居类小家电紧随其后)。
20xx年销售规模达到1109亿元人民币,同比预计增长14。1%,预计20xx年会突破15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从市场需求量上看,欧洲平均每家有30多种小家电,而在中国平均每家仅有3~4种小家电。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小家电快速进入消费者家庭,在大家电市场日趋饱和、受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出台等环境下,业内人士指出,今后2—5年仍将是我国小家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年需求量增幅在30%以上。
另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xx年前三季度厨卫、小家电行业整体销售额达到1094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全年将达到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遇,雅乐思、爱庭、浪木等小家电品牌开始借助三四级市场高速成长从而快速崛起。
2、家电行业整体情况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发布20xx年度业绩预报的28家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预增的有21家,续盈2家,扭亏1家,首亏2家,预减2家。整体而言,报喜的上市公司达到24家,占比高达85%,整体大面积盈利,意味着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
但是分析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数据,却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主营冰箱、洗衣机、空调的青岛海尔(2、06,0、44,1、54%)、美的电器(18、73,—0、22,—1、16%)、格力电器(19、00,—0、27,—1、40%)等主流大家电公司尽管营收规模都在四百亿元以上,但是业绩增幅都较大,可谓是大象起舞。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持续登陆资本市场的厨卫类小家电上市公司,尽管营收规模多在二三十亿元,其增幅却明显缓慢。
3、小家电企业为何不及大家电公司
美的电器前三季主营业务收入达570亿元,预计20xx年度净利润增长50%—100%,在28亿元至38亿元之间。青岛海尔前三季营收450亿元,净利润预增60%,在18亿元至20亿元之间。格力电器前三季营收442亿元,机构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长32%,在38亿元左右。而在小家电板块,市值一度超过青岛海尔的九阳股份(16、92,0、20,1、20%)20xx年度业绩平平,仅预计全年续盈,该公司前三季营收41亿元。爱仕达(16、06,—0、12,—0、74%)前三季营收14。8亿元,全年业绩预减。万和电气(28、50,—0、28,—0、97%)前三季营收16亿元,预增35%。
而从盈利能力来看,小家电的毛利率水平远远高于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20xx年三季报显示,万和电气的热水器毛利率为32%,爱仕达灶具毛利率为28%,九阳股份的食品加工机毛利率更是高达40%,而冰箱、空调等产品各家公司的毛利率一般在20%左右。
尽管单品毛利率更高,但从企业的盈利能力来看,小家电企业却不及大公司。美的、格力、海尔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20%,而小家电公司一般低于15%。
产品有着更高的毛利率,为何利润却难以体现出来?行业研究人员认为,家电行业已经进入规模竞争阶段,随着制造、渠道、营销等各个环节成本的大幅上升,大公司庞大的销售规模更容易摊薄这些成本,而小家电企业却并不具备这些优势。此外,由于小家电行业品类众多,一个稍具规模的小家电厂商产品种类就可能近千个,这对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的管理能力也是严峻考验,很多小家电公司可能会因为管理能力、内部机制等原因而进入发展的停滞期。
从近两年各家公司来看,海尔、美的都在内部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海尔的“人单合一”、美的整合各类产品实现共享营销平台,都提升了企业效率,对于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有着极大帮助。
行业调查报告15政策环境
电影产业的政策环境整体趋好,部委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逐渐增多,文化部、广电局出台的政策,得到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和实施条件补给。
20xx年9月,国务院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旨在提升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电影行业由行政法规监管转向专门法监管。《(草案)》提出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便利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首次对社会资本投资电影摄制等业务不做限制。同时减少了行政审批,强化了备案制在电影摄制、放映和对外展销环节的运用,有利于减少行政审批缩短投资周期;在信息公开方面也强调主管部门及时公布电影基本情况和放映环节经营单位的情况,利于减少行业重复投资。《(草案)》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将助力全产业链全面均衡发展。
经济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井喷式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xx 年中国人均 GDP 约为7485 美元,文化需求被迅速激活,人均GDP增长为其电影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20xx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身,在初期为了吸引客流,影院配套不可或缺。商业地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影院投资的增长,20xx年底,中国影院数量达到5700家,银幕数量2.36万块,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
资本、互联网经济和影视产业化布局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20xx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涉及影视行业并购事件已超过30件,平均一周一件并购案,而去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案件为54件。20xx年以来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渗透,延续了 20xx 年的资本热度和景气,运作模式包括影视基金、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并购等。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和商业主体开始影视业务布局,分别成立爱奇艺影业、百度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公司,通过互联网功能和平台优势,挖掘电影产业链存量市场,并开始探索电影后产业环节的增量部分。同时上市影视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以丰富互动娱乐业务为目标,如华谊兄弟领投手游发行商咸鱼游戏A轮融资。
社会环境
观影人群快速增长,90后成观影主力。20xx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观影人次再次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6%。从观众年龄分布来看,90后已经成为观影主力,占比从20xx年的52%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其中,95后观影群体迅速扩大,占比从20xx年的仅4%窜升至今年初的15%。从学历分布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高知白领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该群体对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代表了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
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新晋、跨界导演作品以及话题性、粉丝电影显著增加,这些电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轻主流和核心观众的喜爱。随着影院终端的发展,观众可接受的内容和信息愈加广泛,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会趋于定向和精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