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优选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育随笔1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强、自立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
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老师做个旁观者,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学会自强、自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幼儿教育随笔2幼儿园里每一天早上都有吃点心的时间。周一我照例为孩子们分好饼干,请孩子们排队来我那里拿。孩子依次来拿点心,什么也没说。我在等待着孩子们拿到饼干后说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就应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饼干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但孩子毕竟还小嘛。
于是在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我就问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你们有谢谢老师吗”有孩子立刻抢着说:“老师帮我们准备了饼干。”“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那你拿了饼干后就应怎样说呢?”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点心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忙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孩子们一齐回答“明白了”。第二天吃点心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准备好。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日的`事,之后潘若妍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点心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下午第二节活动课,我正在给小班的孩子上常识课《认识苹果》,为了增加孩子们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可见、可感,我准备了许多苹果。红的、黄的、绿的,每人发一个。课堂上孩子们的气氛一直很活跃,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在课堂小结时,我让孩子们在回顾一下苹果的特征。当我问及苹果的颜色时,家栋小朋友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是不是苹果掉在地上就会变了颜色?我家的果园里有好多那样、那样的苹果。"他的'小眼睛向屋内四处看,试图找一种他所说的颜色。
变色的苹果?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我给弄楞了。于是我追随他的目光和他一起寻找。"那种,那种"他终于在墙壁上找到了他要表达的那种颜色--棕色。明白了,原来,他说的是掉到地上的烂苹果!
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珍贵的发现!我深感惭愧,这么多年,《认识苹果》这节课我讲了好多遍,却从没想过要和孩子们一起去认识一下烂苹果的颜色。为什么?只因为教材上没有这部分内容。
不知道我的同行们有没有和我同样的思考?
幼儿教育随笔4“皮球”是孩子们最爱的玩具之一,每当去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玩皮球,每次把大篮子里的皮球一抢而空,至于沙包、飞盘什么的,他们都视若无睹,除非皮球都被抢光了,他们才会关注其他的体育器材。而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皮球的“热恋”程度也逐步加深,慢慢地圆皮球不再圆了,有的变成了“扁皮球”。
今天,游戏活动时,我让幼儿到户外去玩,我把扁的.不能再拍的皮球丢在了墙角边,心理暗暗的想:这会儿他们没有皮球拍,一定不会挣抢了吧!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把其他器材拿出来的时候,墙角边的几个扁皮球都不见了,“扁皮球去哪里了呢,谁看见了扁皮球?我正纳闷时,不远处的一堆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力,于是我轻轻的走到了孩子们的跟前,想一探究竟。呀!原来他们正兴高采烈玩我丢在墙角边的“扁皮球”呢。只见有的孩子把扁皮球顶在头上,把他当成了新疆帽,一边还跳起了我们上课教的新疆舞;有的孩子把扁皮球拼在了一起,搭成了一个个锅子,拿者拍子在里面“烧饭”、“烧菜”,嘴里还不时地哼着:“我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孩子们玩起了娃娃家的游戏”。看着眼前的一幕,真是让我大开眼见,让我无不拍手叫好。但是我没有出声,因为我相信,如果我一直等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当我们预设的游戏、活动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或者是让他们不感兴趣时,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借助一切的外物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在这同时也萌发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的冲动,因为孩子的创造能力往往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作为老师,要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中间,那你的收获会很多,同时你也会发现你的孩子是绝顶聪明的!
幼儿教育随笔5早期识字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需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识字信息的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一些机会和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如布置活动室、图书角、图书架、阅读区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采用多种形式,鼓励不同水平的幼儿积极参与早期识字活动。
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根据图意猜出文字
如儿歌《量词歌》,“一只鸡,两只鸭,三条鱼儿,四只虾”中的“鸡,鸭,鱼,虾”几个字,幼儿从画上即可猜出,由此形成图文相辅相成的形式。 ……此处隐藏8341个字……孩子。干什么事都是和比他大8岁、5岁和两岁的表哥表姐在一起,很少和小他两岁多的表弟表妹们一起玩。冬冬就像表哥表姐的同龄人一样,一起下围棋,一起打扑克……大一些了就一起讨论问题,常常是争论不休。有时候甚至是三掐一,表哥表姐三个人对付他一个。可冬冬毫不示弱,大有舌战群儒之势,而且往往是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小表姐就说他是赖皮、狡辩。
冬冬虽然比表哥表姐小很多,但是从小到大,他都把自己看成是他们的同龄人,对大他好几岁的大表哥也从来是直呼其名,像对同学一样。其实,冬冬在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好习惯、好品质。
姐姐是师范毕业的,教书育人很有一套,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教育得很好。冬冬很小的时候,大表哥就上了重点高中,每天起早贪黑,认真勤奋地学习;小表姐四岁半上学,那时儿子才两岁多,小表姐每天放学了也在家里学习。他们自然就成了冬冬的榜样,他从小和他们在一起,也是耳濡目染,小鱼拴到大鱼串上,想不进步都不行。
5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在父母和老师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宝贝,是不懂事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老师和父母总是抢在孩子的前面挡了、做了,孩子无需付出,只需心安理得的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然而一次偶然,让我对孩子们刮目相看,发现宝宝长大了,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了。
一天中午起床后,我让坤泽小朋友去领点心,我和班里的另一个老师在整理床铺。不一会儿,坤泽跑过来说:“老师,刚才我领点心的时候,听到咱们班的电话响了,我接了,电话是胡老师打来的,我说你不在,她让你给她回个电话。”听到这儿,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抱起坤泽亲了亲,夸奖他能干,是老师的好帮手。坤泽自豪的说:“老师,不要小看我,这些事情我都能干,只是妈妈什么也不让我干。”
听了坤泽的话,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也在一天天懂事,作为老师和父母,应该让孩子去尝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扶椅子、叠被子等,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改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为我们在班里开展了值日生活动。每天安排两个小朋友做值日生,负责帮老师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半月下来,有些家长反映,自从开展活动以来,有些孩子回家后不再是“伸手族”了,能主动帮父母干点家务活,变得勤快起来,家长很欣慰,都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我们只有让孩子们放手去做,亲自动手装扮自己生活的空间,才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生活的美好
6平等看待每一个孩子
李正辉是我们班最脏的孩子,她家里经济很困难而且学习不好,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儿。
一次我组织大家做游戏时,谁也不愿意与李正辉牵手。经我劝说,李云涵和李浩才勉强与她牵了手。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她们两个也不愿意跟李正辉牵手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把李云涵和李浩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不跟李正辉牵手了?”“她身上很脏!”“她家里很穷!”我一下子惊呆了!
这可恨的世俗竟然污染了孩子们纯洁幼小的心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消除孩子们的偏见,使李正辉快乐起来。首先我来到了李正辉家,李正辉的父母知道我得来意后非常感激,告诉我李正辉的一些情况,并保证今后一定要把李正辉的卫生搞好,穿的不好没关系但一定要干净整洁。我也开始努力开导李正辉,告诉她如何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在上课和游戏的时候我首先邀请李正辉跟我配合,并时时鼓励她。慢慢的我发现李正辉的的小手小脸变干净了,衣服变得比以前干净整洁了,而且李正辉也逐渐变得活泼起来,大家都主动跟李正辉一起牵手做游戏了。
看着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的样子我松了口气,也不由得深思: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社会里,他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污染,包括大人们一些世俗的偏见和一些不正确思想观念。我们应该从这些具体的身边事入手,引导孩子们正确的认识社会,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逐步的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平等待人。
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首先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7幼儿需要尊重和理解
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姗姗的小朋友,第一天来上班时,她一直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姗姗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姗姗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姗姗的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姗姗。在活动区游戏时,姗姗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姗姗,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姗姗高兴地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姗姗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姗姗,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姗姗讲故事,姗姗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姗姗进餐的紧张心情,我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姗姗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姗姗,你怎么啦?”“我吃不下”,“姗姗,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姗姗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姗姗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方老师,太谢谢你们了,姗姗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姗姗姥姥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15“老师,这次是真的吗?”孩子的一句话,把我问得怔住了。上课时为了使课堂活跃,结束时一般以游戏形式来进行,但孩子太多,只能是个别孩子参与,对于其他孩子我的.承诺是:下课后我们到院子里一起游戏,结果都不了了之。
这次上语言课,表演乌龟和兔子的故事,结束时我又对孩子们说:“等下课后,我们小朋友一部分扮演乌龟,一部分扮演兔子,好吗?”这一次孩子们没有高兴地说“好”,而是问:“老师,是真的吗?”这句话震撼了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于是,我便向孩子道歉,领他们到院子里做游戏,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
可见,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说到必须做到,如果有些事不做必须说明原因,得到幼儿的理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