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调查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玉米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玉米调查报告1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开展年及年上半年主食产业化和年上半年玉米深加工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局专题会议的安排,我局及时召集县粮食局有关领导召开专门会议,传达了文件和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专项调查任务,并对此项调查进行了具体分工。6月13日—15日市、县粮食局主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调查,通过采集质检、工商、税务部门信息和实地调查,我市没有符合调查条件的主食产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现将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根据此次调查统计对象的要求,我们提取了全市在工商局注册、在技术监督局取得许可证的各类食品企业名录,与税务、农牧局、工信委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核对后,逐一进行筛选,确定调查对象并逐个实地调查。市重点调查了4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市白玉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市丰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好来喜食品店。县调查了46户主食加工店。
二、主食产业化的调查情况
1、市白玉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市放心食品示范企业。主要产品是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腐、豆浆及其他豆制品,年生产能力1000吨(日产能3吨/日),规模较小。经请示省局,该企业属副食产业而非主食产业,不在此次调查范围内,故不上报。
2、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是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连锁店市区内共有有3家分店,以加工面包、蛋糕为主,年生产能力10吨(日产能0.3吨/日),规模较小,面粉原料由兰州总店统一配送。
3、好来喜食品店,以加工面包、蛋糕为主,年生产能力20吨(日产能0.16吨/日),产量小,属家庭作坊式。
4、县调查的46户主食加工店,主要以馒头、面条、饼子、花卷生产为主,其中:生产馒头、饼子、花卷的25户,鲜湿面条生产的21户,这些均系家庭手工作坊,以个体生产为主,都不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按要求不属于调查对象。
5、我市至今还没有米制主食品和速冻主食品生产企业。
三、玉米深加工专项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对象的要求,市调查了市丰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县调查了三家白酒生产企业。
1、市丰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酒类流通领域五大放心示范企业,主要原料为玉米、高粱,玉米年消耗能力1000吨(日产能3吨/日),经请示省局,不属于玉米深加工企业。
2、县调查了三家白酒生产企业,但经实地了解,这三家企业年生产经营量较小,其产品主要以山丹军马厂、武威酒厂的白酒为原料,用自己的技术进行勾兑生产,年生产白酒数量较小,经营量均在3000-4000斤之间,亦非玉米深加工企业。
四、调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我市虽然没有符合上报条件的企业,但经过对全市各类涉粮企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做到了案上有资料,手中有数据,心中明底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查中突出的印象一是我市主食生产中普遍存在规模小,大多属家庭式作坊。二是管理粗放,每月进入的面、油等原料和每月售出的加工品记载不清楚。三是业主不愿如实提供生产总值、销售收入等经济指标。我局将以此调查为契机,加强我市粮油产业运行情况统计调查监测,服务于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延伸工作触角,力所能及地为企业提供行业指导及服务。
玉米调查报告2为及时掌握20xx年xx市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更好的为政府制定粮食政策服务,xx市发改委成本队对xx市xx市xx户定点调查点玉米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相比,今年玉米种植亩均产量增加,种植成本增加,出售价格上涨,种植收益亏损。现将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播种面积增加,亩均产量增加
从调查数据来看,20xx年调查户玉米播种面积xx亩,比上年的xx亩增加xx亩,增幅13%。亩均产量xx公斤,较去年的xx公斤增加xx公斤,增幅9.41%。
播种面积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是价格因素。自20xx年春节开始,我市玉米收购价格止跌趋稳,逐步上涨,玉米种植收益有所提高;而其他经济作物如洋葱、红辣椒、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价格不稳定,收益缺乏保障,农户临时调整种植意向,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是气候因素。由于玉米喜温,而今年春季我市气温突然升高,耕地返潮早,播种期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但气温、土壤绝对含水量都适宜种植玉米。
三是需求因素。自上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生猪、肉羊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大幅增加了存栏量,从而引发了玉米需求量的增长,玉米自用及出售增加,农民储存量减少,需要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四是种植方式因素。由于种植玉米较小麦机械化程度高、务作简单,收益高,在目前农村家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户选择种植玉米。
从亩均产量来看,今年亩均产量xx公斤,较20xx年大幅增加,处于近几年的较高水平,但据20xx年最高产量xx公斤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
一是在玉米种植期间没有出现影响玉米生长的灾害性恶劣天气,而且春季雨水充沛,播种时土地墒情较好,玉米种苗生长正常,长势总体向好,为增产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是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明显增强,良种比重逐年加大,测土配方、简化施肥、精播技术以及小型微耕机、割草机等农业种植科技和新型农机的推广普及,为玉米稳产、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近年我市生态条件改善,农村各类野鸟数量增加,春季吃种子、秋季叼玉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量损失。
二、生产总成本增加,物质服务费增加
20xx年玉米亩均总成本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9.62%。生产成本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222.42元,增幅15.37%。
生产总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20xx年我市玉米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xx元,与去年xx元相比,增加xx元,增幅4.25%。物质与服务费用变化较大的项目有:
1.化肥费及用量增加。据调查,20xx年我市玉米每亩化肥费为xx元,同比20xx年每亩xx元,增加xx元,增幅9.89 %;分析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使化肥费投入增加。二是农民为增加产量保证收入,化肥用量相对提高。
2.种子费增加。今年玉米种子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44.9%。分析原因一是农民为提高产量,部分调查户由原来的使用自留玉米种子改为购买高价优质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导致种子费支出增加。二是今年春季返潮较早,部 ……此处隐藏3682个字……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的因素
1、农机与农艺不适应。目前,XX县玉米种植有平作、畦作、间作套种等多种行距,有用2行、3行播种机播种的,也有用1行简易播种机播种的,还有人工点播的,行距有600~700mm和300~400mm等多种规格,而推广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一般适应600mm--700mm的规格。另外,玉米果穗的脱皮难易程度、在秸秆上所处位置,以及秸秆粗细、高矮等都直接影响着玉米联合收获的机械作业,严重制约了该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认识不够。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玉米收获适应期长,晚收几天一般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农民只需手工掰下玉米棒即可,无需人工镰割镐刨玉米秸秆,所以玉米机械收获的需求不如小麦那么迫切。
3、机械收获费用高。受柴油涨价影响,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玉米收获价格为50—60元/亩,而且玉米机收只能做到摘穗和秸秆切碎,一般没有剥皮工序。因此,玉米收获后还需剥皮脱粒,需要投入劳动力,收获成本增加。
4、机械性能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造质量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对作业质量满意率仍不高。作业效率较低,经济收入不高。不论是自走式还是背负式的收获机,生产效率都达不到农民要求。
5、机具价格偏高,投资回收期长。目前1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需要10多万元,1台2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也在3万元左右,加上拖拉机不低于10万元,与小麦联合收割机相比其结构简单,价格却高出许多,很多机手觉得风险大,担心自己难以收回成本。由于玉米的收获期季节性较强,再加上农民整体支付经济能力低下,购机户的盈利空间较小,资金回收期较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6、行距适应性较差。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宜行距一般为600~700mm,而我县玉米大部分为套种,行距不均匀。联合收获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地里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损失率大。
7、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目前,该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主要是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也不同,不便于规模化作业。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玉米机收的生产效率,导致作业费用相对偏高,农民用机积极性不高。
8、自然条件影响。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常使玉米出现倒伏、果穗下垂等现象,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要求玉米秸秆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致使宜机械收割面积减少。如:20xx年玉米收获期间,该县连续多次降雨,使机械无法进地收获,等到机械能够收获时,果穗下垂,严重损伤了农民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积极性。
(二)XX县“三秋”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跨区作业难度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小麦联合收割机快速增加,夏季跨区作业市场已趋于饱和,而秋季作业市场逐步形成,作业市场竞争不如小麦激烈,外出作业,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无人用,跨区作业难度大。
2、跨区作业成本高。农用柴油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有些地方供应没保证,造成因加油而机械空耗;雇佣机手工资增长较快,原来60-100元/人日上涨到现在120-150/人日。作业成本的上升,压缩了跨区作业的利润空间。
3、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低。该县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8台,每年秋季参加跨区作业的少,有的合伙、有的单独外出,盲目性大,组织性差,活难找,收益差。
4、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很大一部分机手和中介人员缺乏专业培训,致使跨区作业工作受到影响。有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不听招呼,擅自行动。有的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小故障也不会解决,影响了作业效率。
5、农田机耕道窄。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乡镇(街道)的生产路太窄,不安全,存在很多地块没法进机,农户想用机,机手不敢进地的现象,也影响了玉米机收进程。
玉米调查报告5为了解掌握玉米和棉花的中间消耗情况,准确反映我县秋粮产量、生产费用和收益情况,我队于20xx年10月27日—28日,对县南井寨村、皮条村村、院上宋村的9户玉米种植户和2户棉花种植户进行了调查、汇总和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玉米亩产增加,亩消耗增加,亩收益减少。
根据对9个玉米种植户进行调查发现:今年玉米种植面积28.4亩,较去年28.2亩,增加0.2亩,增幅为0.71%;总产量16550公斤,较去年15475公斤,增加1075公斤,增幅为6.95%;亩产542.06公斤,较去年514.81公斤,增长27.25公斤/亩,增幅为5.29%;总消耗8759元,亩均消耗281.21元,较去年198.02元,增加83.19元/亩,增幅为42.01%;亩均收益857.12元(按当时市场价2.10元/公斤计算)较去年878.02元,减少20.9元/亩,减幅为2.38%(不包括人工费用)。
玉米中间消耗调查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肥使用量增加。今年亩均消耗85.69元,去年亩均消耗49.37元,增幅为73.57%。
2、农药增加。今年亩均消耗18.09元,去年亩均消耗15.55元,增幅16.33%。
3、排灌费及水费增加。今年亩均消耗58.27元,去年亩均消耗17.24元,增幅237.99%。
4、机械作业费与去年持平。今年亩均消耗85.39元,去年亩均消耗86.51元,同比基本持平。
5、运输费增加。今年亩消耗是6.67元。
影响玉米消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化肥消耗同比增涨是因为:氮肥和农家肥今年增加了不少,有3户购买尿素在浇地时做为追加肥使用,其中南井寨村有1户种植户购买鸡粪用于底肥,1户在种植期内没有施用化肥,这是影响化肥消耗的'主要原因。
2、排灌费同比增加幅度较大的原因是:去年有3户种植户没有浇地,而今年天气干旱,农户在种植期间都进行了排灌,所以导致排管费增多。
3、机械作业费播种时,全部使用机器播种,价格在20—35元/亩之间,收割时,价格是因地块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价格在80-100/元亩之间,与去年基本持平;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在收割时,多数农户在收割完后,一并雇用三码运回家中,价格在20-30元/亩不等,这也是影响玉米消耗及收益的一个原因之一。
二、棉花丰产,亩消耗减少,亩收益增加。
根据对2个棉花种植户进行调查发现: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为0.9亩,总产量为236公斤,亩产282.50公斤,较去年158公斤,增长124.5公斤,增幅为78.80%;亩收益2293.65元(按当时市场价9元/公斤计算)较去年1062.75元,增长1230.90元,增幅为115.82%。总消耗225.60元,亩均消耗为248.85元,较去年517.25元,减少268.40元,减幅为51.89%。
据棉花种植户反映:今年棉花是个丰收年,没有病虫害,连农药都不用喷洒,价格也不低,每公斤在9元上下,多少年不遇的一个好年头,可惜种得少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