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5 05:02:21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收集熊猫的图片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

教学重难点:

7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

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歌唱王二小》的录音磁带,配乐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爱听音乐吗?”然后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录音,把学生带入意境。之后教师再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歌唱谁吗?”根据回答,教师板书课题《王二小》。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按顺序一幅一幅地看,一边看图一边想图的意思再说图意。要指导学生弄清楚:(1)每幅图上画的有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2)了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3)要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想什么,要做什么?

2.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注意让每个同学特别是中下等生能有充分练习的机会。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找出图文对应的部分。

1.凭借拼音自读课文,要读正确,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者:“员、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响、雄”是三拼音节,又是后鼻音;“助”的声母是zh,不是z。

3.一边看图一边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几段。找出图文对应的部分,然后看图想文,弄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一年级学生概括能力差的实际,可投影出示答案,让学生选择:(1)课文讲的是王二小放牛的事。(2)课文讲了敌人让王二小带路的事。(3)课文讲了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事。

四、课堂练习:

1.认读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以卡片检查生字。(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二、看图与朗读结合,图文对照,逐段理解课文。

1.(1)看图读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两句话,第一句讲王二小是干什么的,第二句讲王二小做什么。)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第一句提出“儿童团员”,先由教师简介“儿童团”,然后结合图画和联系有关影视镜头理解“儿童团员”。

(3)引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常常、一边……一边……”弄懂第二句的意思。

(4)指名朗读第一段。教师点拨强调“儿童团员、常常、帮助、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再自己练习表情朗读。

2.(1)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看第二幅图观察敌人的凶恶面目,想象他们怎样威逼王二小,再观察王二小镇静的神态,想象他在想什么。

(2)在叙述图意的基础上阅读第二段,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扫荡”“迷了路”“山口”等词。(“扫荡”一词教师要重点指导)

3.(1)指名朗读第三段。然后一边看图一边默读课文。思考:敌人叫王二小带路,他是怎么做的?“装着”“顺从”是什么意思?哪句话表现了王二小机智勇敢?找出来读一读。

(2)轻声读第四段,然后通过看图和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突然”“四面八方”“英雄”的意思,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读懂句子。最后讨论: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启发看图联系课文三、四段内容)

(3)指导表情朗读三、四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先齐读第五段,然后看图观察八路军的神态,想象他们喊什么。再理解句子:“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冲下来”“全部”说明了什么?

三、静听配乐朗读课文二至四段,头脑中要浮现画面,然后说说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自由读课文,找出带生字的词。(学生说,教师以卡片出示。)

二、指导学法,按特点识记字形。

“童、团、员、响”用部件法。即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基本字识记。要求学生说准方位,说清部件,已学过的部件不可再分开。童:要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强调上下两部分要扁一些、紧凑些。团:提醒学生里面是才,不是寸,也不是木。

“迷”和“谜”比较。熟字“谜”去掉言字旁就是“迷”。

“帮助、英雄”:重点指导没学过的部件的笔画笔顺并要复习词义。

三、组词辨字:

员( )园( )想( )英( )

圆( )原( )响( )应( )

四、听写课后第2题的句子。

五、辅导用“常常”“帮助”造句。

1.读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体会两个词的意思和用法。2.教师启发:联系实际想想,谁常常做什么?谁爱帮助人做事?3.先说后写,练习造句。

六、课堂练习:抄写生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掌握aabb式的重叠词。

2.借助拼音拼读故事,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3.学唱歌,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

续编歌词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万花筒——aabb重叠词

1.出示卡片(清清楚楚快快乐乐):生认读词语并说出词语特征。

2.大家齐收集:

说出自己熟悉的这类词语。

3.了解如何判断这类词

1)师出示:清清楚楚——清楚

2)引导学生练习

高兴——高高兴兴上下——上上下下

……

4.比较句子

1)出示:

花儿开了。

花儿张开了笑脸。

下雪了,树儿都白了。

下雪了,树儿都披上了银光闪闪的长裙。

2)生说出两句的.异同。

3)师引导学生:第二句是用拟人手法把植物当人来写,生动具体。

4)生练习把句子说生动具体:

小树在晃动。(小树在点头)

桃花 ……此处隐藏4167个字……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 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 18 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 养成习惯

好问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汉字,掌握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骤。

2、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对联的意境,掌握三则对联。

3、熟读《十二月花名歌》。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7个汉字,掌握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骤。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幅图。图上的.小狐狸在干什么?

想吃葡萄。

播放儿歌:酸葡萄

导入新课:让我们来看一看这首儿歌吧。

出示儿歌。读一读,把你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二、查字典

1、如果你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应该怎么办呢?。

查字典,问老师。

老师不是实时陪在你的身边,老师给你推荐一位老师。出示谜语: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可以请教它。——字典

2、如果你认识一个汉字,但是不知道它的意思,可以使用音序查字法。如果这个汉字你根本不认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查字方法——部首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怎么做呢。只需要四步。我们以“狐”为例学习一下。

第一步:要查“狐”的读音,要先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犭”,再数一数“犭”的笔画,共三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的“三画”中找到部首“犭”和它所在的页码。指导学生找到页码,允许同桌或者小组。

第三步:按照页面,在“检字表”中找到“犭”部。再数一数“狐”字中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狐”字,读音和字意你就都知道了。

3、查字典练习。

数一数这些部首有几画,他们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出示:“艹、犭、”等部首。学生小组合作查找。

数一数这些汉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出示:葡、紫、狸等生字。学生小组合作查找。

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出示表格。学生完成课上的表格。

4、认识汉字,出示要求认识的汉字:葡、萄、紫、等7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学生认读。

三、日积月累

1、学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结合图片讲解。

2、学习: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结合图片理解。

3、学习: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结合经历讲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玩一玩对对游戏,记住这些对联。

四、我爱阅读

1、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花朵?

学生自由表达。

2、一次出示图片,感受花的美丽。懂得适时有花开,月月很美好。

3、一年十二月,月月花不同,你还知道哪些花朵,它们在几月盛开?说给同学听听吧!

学生自由表达。播放音乐欣赏:十二月花名歌,结束教学。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