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1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那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1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1、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
3、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是g、k、h。
4、你想先认识谁?
指名一生随意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运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导向性体验,诱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
二、学习g、k、h:
(一)学习g:
1、谁会叫它的名字?指名范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3、名字会叫了,再看看它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4、引导编顺口溜。
(生:像个9字g、g、g。生:像个花环g、g、g。)
[评:通过说说自己的发现,即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二)学习K:
1、出示蝌蚪,问:它叫什么名字?
2、指导发好“k”的音。
3、开火车读,同桌对读。
4、g、k对比读。
5、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K?
(三)、课中操,拍手念儿歌。
1、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
2、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这里让学生拍手念儿歌,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拼音的枯燥泛味;二来可以把刚学到的声母g、k在儿歌中进行复现;三来为引出声母“h”做好了铺垫。]
(四)、学习“h”:
1、让我们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它就是“h”,谁来当小老师?
2、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
3、记清形。
(五)、指导书写。
1、师范写、讲解。
2、生描红、仿写。
三、复习巩固:
1“考一考”游戏。
每人拿着卡片,离开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学,同时也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
2、“一对一”游戏。
老师读什么声母,学生就找出什么声母。
[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复习巩固时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往往达不到目的,而采用游戏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总评: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2【教学讲座】
小学听课与评课要求
无论是传统教研.还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校本教研.听课与评课都是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但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在听课、评课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听、评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有效地听课、评课.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程序。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的特点.就听、评课的操作方法、技术和相关程序做一些探讨。
一、听课
(一)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克服听课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增强听课的主动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此.听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做细相关的准备工作。
1、明确听课目的
首先.要弄清听课的类型。一般来说.听课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优质课.二是研究课.三是随堂课.四是辅导课。
然后.要根据课型确定听课的目标。
――听优质课。优质课的献课人大多是骨干教师.主要是骨干、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输出。对于这类课.听课人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吸收授课人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
――听研究课。这类课往往带有实验、探究的目的听课人要以积极参与的态度.对教学中变革、探索的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检讨教学中的得失。
――听随堂课。这类课一般是常态课。听常态课时.听课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取舍.注意发现经验和亮点.增加自己的教学积累。
――听辅导课。这类课一般是指“师傅带徒弟”的课.学校往往确定了“以老带新”的结对帮扶成熟教师或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来实现。听这类课.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新手的有点.更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辅导课可以“师前徒后”.也可以“徒前师后”。
2、了解教学内容
听课前要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规范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重点要了解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节课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同时.还应对听课班级的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一些了解。
3、准备相关材料
①课本。
②本节课的教案(由授课者提供。如没有印制.听课人应课前参阅听课人的教案.或课后翻阅授课人的教学设计)。
③听课笔记。
④课堂评价量表。
⑤相关记录工具:如“时间和活动过程双向记录表”、学生活动微格记录表等
(二)课堂观察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观察既要观察教师.也要观察学生。
1、观察教师的教.语言是否准确、生动、逻辑清晰。
观察教师的教的重点内容:
(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准确.教学目标如何实现;
(2)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3)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如何展开教学过程。这是重点内容.重要的是观察教学过程如何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5)教学目标达成度。既要看是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还要观察教学任务的生成与转化。
(6)课堂教学氛围。
(7)体现的教学理念.渗透的教学思想。
(8)教学表达与板书 ……此处隐藏17143个字……学目标不能局限于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学生的学习思维是否被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否受到积极的影响。如果有条件。听课过程中或课后。听课人可对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进行及时的测试(抓关键。以口头测试为主)。
(三)课后反思
听课人不是旁观者。听课的目的.一是提高自己。二是帮助别人。因此。听课的过程中和课后一定要积极思考。既要积极吸纳别人的经验。又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将课后的反思进行有序的整理。为评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评课
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还是专家引领的重要阵地。评课既要反对只讲好话。相互奉承。也要反对只说缺点。相互诋毁。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授课人共同进步。
评课前要充分准备。理清思路。抓住要点。切忌面面俱到、轻重不分、条理不清。重点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设定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还应在感情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设计明确的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评价这节课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即我们通常说的教材处理。但教学资源整合较之教材处理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对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评课时要从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取舍、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教学资源的合理取舍、学生现有经验的有效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评价一节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程序展开
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点。既要看教学过程的预设。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应变、生成与发展。
1、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二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五看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和发挥。
2、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主要指教学环节或步骤。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是评价教学结构的主要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是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问题为核心”。
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以讲授新课为例。通常应有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教学小节、课堂训练(练习)等环节。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应十分注重给学生的参与、思考、讨论、练习安排较多的时间。如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整节课教师的讲授控制在10-15分钟。学生的自学、自悟、讨论时间安排15—20分钟。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安排5—10分钟。也有学校规定。课堂练习必须完成课本上的所有习题。并完成配套教辅上的部分练习。
同时。还要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难点。是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是否有效的前后转换与连接。是否根据课堂突发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时间与环节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条件和手段校际差异大。因此。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即使同一节课。也要根结不同的教学环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阶段总会有许多瑕疵和不足。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评课人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而不要囿于惯性思维横加指责。
4、教学手段与工具的运用。既要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同时也要肯定不具备条件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要客服片面强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倾向。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为装潢门面而滥用。教学条件和工具的运用。关键要看是否适时、适当、有效。
(五)教师基本功
“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课堂教学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评课。要透过教学过程。看到授课人内在的教学基本功。
1、板书:一是看板书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画龙点睛;二是看板书字迹。是否工整美观。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强调书写的规范、美观;三是看简笔画。是否具备必要的简笔画技能。
2、教态: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态的基本要求。对教态的较高要求。教师还应该仪态优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语言:准确清晰、精当简练、语调适宜、快慢适度。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课堂教学效率。即单位时间取得绩效。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时间越少越好、学生学得越轻松越好、学习过程越快乐越好、学习负担越轻越好。
二是看目标达成度。主要看是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这里要强调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仅看学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还要看学生在思想教育、情感体验、实际操作等方面收获。
三是看学生受益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收益状态。从不单要看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要看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各上层楼。
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可结合听课时当堂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评课有理有据、客观公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