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15篇[荐]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育随笔1活动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做泥工———捏大卡车,说实话我的泥塑技能一般般,我一边看图示一边捏,嘴里还不断的向孩子们讲解,当我把粗糙的泥大卡车举起向孩子们展示时,孩子们高兴的一阵欢呼:“老师,你真棒!”多么暖人心的的赞扬啊!其实我并不满意自己捏的这个粗糙的卡车,但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对我的评价。
慢慢的我发觉我和孩子们都喜欢上了这句话,当我发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时,我也会竖起大拇指说上一声:“嗨嗨,你真棒!”得到表扬肯定后,孩子的小脸上会绽放天使般的笑容。每每这时,我都会去揣测孩子当下的“获奖心情”:激动、欣喜、些许不好意思……。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的话、一个温馨的动作,都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真诚地爱孩子,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让他们感到教师非常地喜欢自己,是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有了自信心。我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伙伴,又是孩子成长严厉的管教者,给孩子展现老师多面化的形象,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幼儿教育随笔2记得有一次到我嫂子的幼儿园里去玩,我看到了我们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屑与凯哲不管是在家还是平时在幼儿园里,他们两个一直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游戏,有时也会因为一件小事情发生争执,但是他们两个自己很会调解,不一会就你尊我让的玩起了。可是这一天,他们两个因为一件玩具争吵了起来。争吵之中,屑把凯哲的手给抓伤了,但是凯哲也不弱势,他也把屑的手给抓伤了。他们两个并没有把事情告诉老师,老师完全不知情,也并没有察觉孩子们所发生的事情。直到双方家长放学来接孩子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各自手上的伤痕,看到此景家长便询问自己的孩子发生了什么,孩子把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家长,导致双方家长不合争吵了起来。然而,老师在一旁却做事不管,他认为孩子已经交到家长的手中了,再说幼儿有没有向他打报告,他对类似事情又不曾清楚,所以他故意把这件事情置身事外,并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调查与调解、劝架的疏导工作,所以导致双方家长越吵越激烈,谁也不肯退让一步。反而,凯哲的家长甚至恐吓屑的家长说:“如果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的话,你们的孩子也别想活!”结果屑的家长因为这句话感到担惊受怕所以报了警。
于这件事情的发生刚好发生在离园之后,所以园长这时候也已经离园。结果到了第二天的早晨上课时间获悉了此事之后,便立即采取补救与协调的工作。园长首先向班里的老师了解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把两个孩子叫到办公室观察孩子的伤情后,详细询问事情的发生等等。经过询问及观察,园长发现孩子的伤势除了没有痊愈之外,在对这件事上还是两位幼儿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于是,针对此事领导打电话给家长要求亲临面谈,领导代表并把来龙去脉告诉了双方并进行了劝说与分析报案对事情造成严重性,让他们意识到事情的僵化对孩子们带来的危害,促使他们去销案。终于,这起冲突与纠纷在园长的耐心协调与诚挚至歉的工作下终于取得了双方家长的谅解与接受。
析:
通过这件事情的发生使我意识到了老师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于这件事的发生置之不理,这说明了老师对自己的职责所失职,并没有尽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的责任与义务,在伤害发生后,教师并没有察觉幼儿伤害这也是老师的失职。然而,作为园长在此基础上帮助老师解决了此问题的发生,并对此行为要引以为戒,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对老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老师向家长、幼儿做出认真的检讨与反思。
策:
一、教师应该提高工作的责任心。
二、幼儿园应该对老师进行师德、幼儿生理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培训学习,使教师增强对幼儿与幼教事业的热爱,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心。
三、强化岗位责任感,园长有必要强化教师的岗位责任感,使教师明确其职责,增强教师责任感。
四、幼儿园应该让家长明确幼儿园以保教或教养工作为中心的宗旨。
五、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家长工作时当务之急。
幼儿教育随笔3出去玩对孩子们来说永远是最幸福的事情,下午上完课以后,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带领孩子们出去跳绳。“准备出发!”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在教室门口站的整整齐齐。这时,我发现一个身影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咦?平时活泼可爱的雅琪怎么不说话也不动呢?”当时我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她生病了,急忙走过去摸摸她的脑袋,但是并不热,于是我蹲下问:“雅琪,哪里不舒服吗?”雅琪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既然没有不舒服,那我们出去玩吧!”“老师,我不想出去,可以自己在教室里坐着吗?”我很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不是每天都嚷着老师带你们出去玩吗?”雅琪低着头不再接我的话,只是用手使劲往下拽自己的衣服试图把裤子包起来,我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于是伸手去摸她的裤子,我终于找到了雅琪不愿意出去的原因。我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也没有问她尿裤子的原因,而是带着雅琪到寝室去换了条干净的裤子,然后笑着对雅琪说:“这下我们可以出去玩了吧?”雅琪原本忐忑不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对着我说:“老师,谢谢你!”
当我们牵着手走出去的时候,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老师,你和雅琪怎么这么久才出来呀!”一个比较细心的孩子说:“老师,雅琪的裤子怎么换了呢?”其他孩子们听到后,都跟着嚷起来“对呀!对呀!雅琪怎么换裤子啦?”雅琪听到孩子们的质疑声,躲在了我的身后低头不语。孩子们的声音还在继续。“那是因为雅琪的妈妈才给雅琪买的新裤子,雅琪想快点让你们看到啊!”听到我的话,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我紧接着说:“那你们觉得漂不漂亮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漂亮!”我说:“那我们现在应该干什么呀?”孩子们高兴地说:“出去玩!”说笑中孩子们排好队出发了。我转过身伸出小指头对着雅琪笑了笑说:“我们拉勾,让这个成为我们之间的秘密,好不好?”雅琪也伸出小指头对着我笑了。
虽然这件事情在大人们的眼里看起来仅仅是一件小事,但我觉得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时候,适当地为孩子保守秘密,就是保护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这样做也许会给他们的成长过程带来很大的转变。同时,通过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多的是要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一颗真正爱他们的心。
幼儿教育随笔4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我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 ……此处隐藏4753个字……将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对象。所以,我们应当给他们最好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孩子们身上立刻体现出来,它是一项长远的计划和任务。也许我们不过是幼儿成长道路上某一段的引路人,但是我们却要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当我们从孩子身上发现我们的影子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使命感。我们都喜欢发现镜子中自己的美,而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丑,所以,我们要学会发扬自己的美,弥补自己的丑。我们身上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有感情,有主见,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影响教育孩子,看着他们从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任务已经开始,我们何不先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这一行为将会帮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12户外活动带孩子到操场做操、游戏时,孩子们总是喜欢抢着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们还来做切西瓜的游戏吧,还是你来切”。我想孩子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跟老师牵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抢着拉我手的孩子越来越多。为了能抢到牵我的手,有的孩子甚至会争吵起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刚开始时候,我批评了争抢的那几个孩子,表扬几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开始几天孩子们很配合,不过没几天又恢复了抢手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又想到一个办法: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老师就牵谁的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伸出了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耳边说:“你的`小手真干净”就牵了她的手;孩子们笑了,随后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扬起笑脸对同伴们说:“还是我赢了”。我说:“开始切西瓜了!”孩子们很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排好队。
此时,我对“牵手”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的抢占,应该是想牵我的手,想亲近我,想引起我的注意。牵手是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牵手是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幼儿教育随笔139月开学的第一天,幼儿园总是伴随着小班孩子的哭声拉开新学期的帷幕。每当这时我也总是和小班的老师一起和那些个哭得最凶的孩子周旋,可能也是自己的思维或者方法定势了,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宝宝不哭,我就打电话叫奶奶(妈妈)来”,你可知道这话是非常管用的,大多孩子听了会马上停止哭,然后就叫我打电话。这时的我就要和他讨价还价了,比如中午午睡时我会说:“只要你闭上眼睛,奶奶就在路上来了,你要是睁开眼睛,奶奶马上回去”,有的孩子上当了,闭上眼睛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在孩子的哭闹的当时,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哄骗孩子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今天中午当我吃完饭,再去小班里的时候,才到门口就听到有老师在对个别哭的孩子说:“看,吴老师来了哦,你不哭,吴老师就去打电话叫奶奶来。”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难不成骗孩子打电话成了我的专利了啊。哈哈,应该不是吧,我想,为了制止孩子哭,老师惯用的手段大概就是骗孩子说打电话叫家人来接了,仔细想来,真的不知道这种骗法是对还是错。
回来后又细细想来,总觉得这种骗是一种善意的谎言。试想,孩子不停的哭闹,消耗大量的体力,孩子毕竟还小,外加焦虑的情绪,小小身体如何承受?面对老师这善意的谎言,孩子能停止哭闹,得以有片刻歇息,给予孩子一个小小的寄托、盼望,可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几次以后,孩子也明白了老师是在骗他的,可那时候他也已经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再哭闹了。然后他是否会对曾经骗他的老师怀有一种怀疑,我想,有,肯定有!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往年原本开学时老是黏着我让我打电话的`那些孩子,等他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再面对我时,看我的眼是那么的冷,有的甚至不再理我,原来如此,对吗?或者也不是,可能是我后来进班少了,孩子才会疏远甚至不理我的。
我想今年我会尝试……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难免有善意的谎言,这些谎言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分歧,这些谎言可以让人们之间多一份和睦,这些谎言有时也会减少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尴尬,这些谎言有时还能维持别人的尊严,善意的谎言有时是一种无奈,一种包容,所以,孩子啊,你们要懂得老师的一份苦心啊。
幼儿教育随笔14基于活动空间的考虑
无论是混龄班级还是同龄班级,每一个活动区域的设置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玩教具配备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应该配备怎样的玩教具作了明确的规定。幼儿积木区的面积至少应达到这样的标准:3个人净活动面积均为1.1平方米。也就是说在积木区的创设方面,教师应该首先考量活动空间是否能够满足4个幼儿操作。就话题中的场景,个人认为之所以孩子之间会出现频繁的碰撞行为,更多的因素是空间不足的原因,因为建构活动本身会由于材料的体积、幼儿搭建的年龄特点而不同。中大班幼儿多以堆高、围拢、穿越为主,在高度上需要更多的立体空间。而小班幼儿因年龄特点决定,基本上以联结、延长为主,因此他们在建构中,需要的平面面积更大。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们一起搭建时,就会产生相互碰撞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混龄积木区的场地划分时要留给幼儿更大的空间。
基于材料投放的考虑
作为一名带混龄班十几年的老教师,我考虑比较多的是各活动区的材料投放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我班幼儿从3岁到6岁都有,因此材料投放决不能“一刀切”,教师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需求,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幼儿准备适合他们操作的材料。
1.积木的块数。积木投放的块数应遵循《标准》,小班不少于100块、中班不少于150块、大班不少于200块;混龄班级应按照不少于200块的标准进行投放。
2.积木的类型。教师不仅要投放适合中大班幼儿操作的各种型号、不同重量的木质积木,还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动作特点,投放一些大块的、适宜小班幼儿取放的、重量较轻的、颜色鲜艳的泡沫塑料积木。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年龄需求、自己能操作的活动材料,从而专注于自己的搭建创作。
幼儿教育随笔15九月是开学的季节,九月是结果子的季节,九月十日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小班孩子与我叫劲。
九月一日开学第一天,幼儿园里好热闹呀,小班孩子给我出了道难题,与我进行了较量。过招开始了,有一个哭起来,就有别也跟着哭,有的嚎啕大哭撕心裂肺,有的在地上打滚,任你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把全班的情绪稳定下来,一个想妈妈的.哭起来,其他的又跟着哭起来,真想大声训斥他们,可我最终忍住了,因为我还不能赢,这是第一个回合。
有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哄哄这个,抱抱哪个,再弹弹琴。当我弹起琴时,哭声嘎然停止,孩子出于好奇,都跑来看老师弹琴,借次机会,教唱了第一首歌《我上幼儿园》。看到孩子们唱着: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好。虽然唱地很不整齐,但我也很满足,因为我心中多了一份感动,多了一份劳累后的喜悦。这一回合我赢了
在教师节这天,孩子们已能背诵儿歌《幼儿园像我家》: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夸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在和孩子们的较量中最终的赢家是我和孩子。
文档为doc格式